粗暴交易娃娃面

第131章 秃顶(第3页)

如今有人刻意引导,回旋镖就杀回来了。

舆论就像潮水,想要它往哪个方向涌,就得先挖好沟渠。

看来,是有人早挖了沟渠,还想把水搅浑。

本来一公布新型药剂的配方,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只是,现在有两个难题挡在前面。

新型药剂如今已经能批量生产,但要想发挥药效,得需要舒璘的信息素进行激活。

每次只需微量,收集舒璘平日无意散发出来的信息素就足够,长期供应也没问题。

只是,这无法在药剂配方中注明。

除非暴露舒璘的真实身份。

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另外一个问题:新型药剂专利到底归属到谁的名下?

药剂实际是邵氏医院主导,和卫生部共同研发的结果。

专利如今挂在邵氏集团名下,临床试验批文是卫生部签的。

挂在谁的名下都利弊各半。

要知道,一旦将新型药剂批量进入市场,就是无法预估的巨大利润。

若挂在卫生部名下,大部分利润将归政府,成为政府财政的重要收入。

卫生部在邵家掌握下,这部分钱的流向是可控的。

只是,卫生部不可能永远在邵家控制之下。

挂在邵氏集团名下,利润自然归邵氏。

当然,风险也得邵氏全部自担。

但邵家想将这药剂部分公益化,没有政府部门在前面挡着,药剂公益化难度相当大。

关于药剂配方的问题,经过邵氏集团名下的药剂专家讨论,最终想到了一个解决法子。

药剂既然离不开舒璘的信息素,不如把他的信息素做成‘密匙’。

可以对外公开所有配方,但就密匙部分,依法保密。

这种操作在制药行业也不是没有,既能打消各界的质疑,又增加药剂的神秘性。

现在就剩专利的归属问题没解决。

这个问题一解决,就可以放心进行反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