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长安少年郎(第2页)
"接着!"李观澜突然朝树下扔东西。王福慌忙伸手去接,却发现是块温热的桂花糕——原来他偷拿了厨房给姨娘准备的茶点,准备腾出手来摸鸟。
十岁生辰那天,李观澜做了件震惊全城的事。他趁父亲陪驾时偷牵出战马,单枪匹马闯进皇家猎场。
"驾!"红衣少年在围场中疾驰,背后追着二十多个禁卫军。当他弯弓射落天子御鹰时,整个猎场鸦雀无声。
皇帝却抚掌大笑:"虎父无犬子!李爱卿,令郎当赏!"
那天傍晚,李靖忠把儿子按在祠堂罚跪,自己却躲在廊柱后偷偷抹眼泪。亡妻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莫要拘着澜儿天性",可这孩子越发无法无天了。
三
长安西市新立了贞观十七年大捷的御赐功德碑,十一岁的李观澜与权贵子弟打赌,称能纵马踏碑而毫发无伤。他命人连夜在碑底凿出细缝。
次日在众目睽睽下驾汗血宝马疾驰而过,马蹄铁精准踩中裂缝,三丈高的石碑轰然崩碎。碎石飞溅中,他扬鞭大笑:“沙场功劳,不过一踩即溃!”
李靖忠将他绑至军营校场,命士兵列队持枪而立,李靖忠冷声道:“轻贱将士血肉,便用血肉记住这疼。”
李靖忠当众鞭笞二十军棍,棍棍避开要害,屁股也被打的红肿。李观澜趴在刑凳上顶嘴:“不过一块烂石碑,什么大不了的东西!”
李靖忠听闻道:“你这逆子,看老夫今天不打死你。”说完又补了近二十军棍。直至李观澜被打的皮开肉绽昏死过去,方才罢手。
当夜,李观澜高烧不退,李靖忠命人请来大夫诊治,只见被烧的迷迷糊糊的他反复呢喃道“娘,你不要走,你留下陪陪澜儿…”,李靖忠听完泪水止不住的泛出眼窝。
四
同年,李靖忠作为主官在鸿胪寺宴请吐蕃使团,李观澜假扮舞姬混入,趁敬酒时猛灌,使臣被呛的咳嗦。
使臣怒的要扇他,被他灵活躲过后,反将手中第二杯酒泼在使臣脸上。嗤笑:“草原狼披金缎,不如长安家奴体面!”使臣震怒离席,他却不以为然的说道“小国使臣,不知礼数”。
宴后李靖忠命人将他捆缚于将军府祠堂,列祖牌位前放置七盏长明灯。“李家世代忠烈,唯你如灯油耗尽。”李观澜反手打翻灯油,火势蔓延险些焚毁祠堂。
李靖忠愤怒至极,命人将李观澜捆在祠堂外的门柱上,鞭挞近半个时辰,直到李观澜被打的浑身血肉模糊,在管家安排下人的阻拦之下,方才罢手。
此次李观澜被打的卧床修养半个月,才能下床行动。
五
贞观十九年,十三岁的李观澜被父亲安排到军中历练,没过半月李观澜乔装混入北衙禁军大营,盗取调兵虎符后,竟在长安城头插满“靖”字旗,假传军令让三千禁军夜奔骊山。次日全城哗然,他却在城门泼墨题诗:“虎符轻掷博一笑,不及李将军骋英豪。”
经此一事以后,李靖忠被朝廷问责,交出了虎符,李靖忠命人将李观澜软禁于府中,不得踏出府门半步。
六
次年李观澜受太子邀请参加皇室马球赛,赛中李观澜与太子胞弟争夺头彩,太子胞弟李承玘故意嘲讽李观澜:“听闻你平日嚣张跋扈,勇冠三军,今日怕是连球杆都握不稳吧。”李观澜冷笑不语,暗中将木制球杆换成沉重的铸铁棒。
狠下杀手
比赛至激烈时,李观澜突然调转马头,球棒狠狠砸中李承玘坐骑的头部。马儿吃痛发狂,前蹄高高扬起,将李承玘甩下马背。混乱中惊马的后蹄重重踏在其头颅上,李承玘当场昏迷不醒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