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世间绝无道理之事(第2页)




    “什么?”



    “她是狐妖,她有妖气,她的妖气甚至破坏了我万邪不侵的法体,使我抱负未成,便先离世。



    因而我才忘记得格外多,比他们忘记的……还要多。”



    英灵口中说着自己离奇的生前往事,情绪却没有太大起伏,只又道:



    “现今我记起了一些,却有些想不明白。



    我一生怀有极大抱负,欲得逢明主,匡扶社稷于危难。



    又究竟是什么?竟令我甘愿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以妖为妻,即便被其损伤法体也绝不分离。



    我不信是因为被狐妖迷惑,我乃大儒,若非我心甘情愿,谁能惑我?”



    他是大儒。



    是大儒英灵!



    仅只是“大儒”二字,竟自有一股说不出的慑人气势自冥冥中蓬勃生发,令人内心莫名震撼。



    陈叙再看眼前英灵,但见其形貌模糊,轮廓间却似有矫矫风度。



    陈叙信了他那句话:他是大儒,若非他甘愿,谁能惑他?



    联想对方先前说过,自己是三百年前的英灵。



    三百年前,又有哪些大儒曾名传世间?



    三百年前,明明是大黎国运最盛的时期,又为何会有“匡扶社稷于危难”之说?



    陈叙回忆自己学过的本朝历史,说实话,不多。



    他最开始在镇上的学馆读书,夫子其实也只是一个童生而已,教授的东西基本只有前人诗文,四书五经。



    诗文不论,四书五经其实与陈叙记忆中的华夏经典没有太大区别。



    当然,陈叙上辈子也没怎么仔细研究过这些东西,其中细节就算有出入他也不知道。



    并且童生考试相对简单,主要便是经典背诵与释义。



    陈叙拥有上辈子的学霸思维,记忆力、理解力、开化程度,都远非此世的底层读书人可比。



    因此他才能在读书几年后,一举拿下童生试案首。



    但他的学习能力就算再强,世家珍藏真义,许多文章书籍都不对底层读书人开放,那却也是莫可奈何。



    即便是县学的夫子,讲课时要么注重经义,要么只略讲古史,对于本朝历史亦仍是多有避忌。



    陈叙想起先前冯原柏所说,能指导他经义文章,为他答疑解惑,此时细想来,或许这才是冯原柏开出的所有条件中,最为有价值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