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一剂猛药(第2页)
张居正听着朱翊钧的话,停顿片刻后,平静的说道:那便换一剂猛药。
“猛药?”
“猛药何在?”
“张学颜,申时行,莫不是海瑞……朕看他们都不行……”
而张居正沉默片刻,看着面前不远处的朱翊钧:“陛下,臣所说的猛药,是您……”
“朕?”
“张师傅,莫不是在……”说到这里,朱翊钧忽然停顿不语。
他忽然理解了张居正的意思。
纵观历史长河,每一次伟大的变革,背后都有一个强力的主导者……
那些看似是时代推动的进步,实则是关键人物的意志使然……张居正的改革说白了是他的意志,可他只能做到那么多,他不能在往前走了,他也走不动了……
大明朝如今面临的困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节点,有些事情,只能皇帝来改变。
这个时候的朱翊钧年轻,很自律,成为了自英宗皇帝以来,最独断专行的皇帝,并且最为重要的是他的意志,可以代表着军队的走向……文官的舆论引导……
有些时候,强有力权力人物的意志、决策,能改变一切。
张居正口中的猛药,就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与绝对的权威,当然,还要有漫长的时间。
朱翊钧需要三十年不犯大错,不懈怠懒惰……这剂猛药才能药到病除,换取下一个病症的到来……
而下一个病症的到来,就又是百年之后了……
车厢内,陷入了短暂的平静。
不一会儿,还是朱翊钧率先开口:您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最忌急躁啊……
张居正喉结动了动。
车帘缝隙透进的光斑在他青衫上流动,恍若十年前文渊阁里流动的晨雾。
“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最忌急躁,此理诚然不假。能让朝廷事务,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发展,避免因操之过急而致根基动摇,这是治国理政的常态。然而,一味秉持温和之道,也可能错失拨乱反正的最佳时机……治国之道,需张弛有度,缓急相济……平和时,当以稳为要,危难时,则要当机立断,以猛药去疴……”
“新政虽然推行,但大部分地方还是吏治腐败、民生凋敝、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百姓仍然苦不堪言,面对这般危局,若只是小修小补,对贪腐官员从轻发落,对土地兼并视而不见,又怎能挽狂澜于既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