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任尔流言,我自居正(第3页)
“陛下问臣,是否有未言之语……”
“臣,有……”
“恳请陛下,听臣讲述。”
“阁老,讲……”朱翊钧一脸严肃。
张居正深吸一口气,声音略带沙哑却又饱含恳切地说道:“陛下,老臣斗胆进言……”
“南巡一事,臣已筹划许久,诸多事宜也已准备就绪。可这日子一天天过去,陛下对南巡,像是厌恶至极……”
“不知陛下是怀疑臣有非分之举,还是陛下,只怜爱天下百姓,不愿叨扰。”
“朕既是怜爱天下百姓,又是不愿耗费国库之银……阁老,南巡耗费巨大,此举必会被百姓视为奢靡之举,即便是史书上也会落人口舌。”朱翊钧缓缓说道。
张居正闻言,站起身来,将自已的官帽放在了原本坐的椅子上。
实际上,冠帽不整,在御前也是罪过,不过皇帝屏退众人,这件事情也就不算恶劣了。
张居正神色庄重,缓缓开口:“陛下,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两面,相互依存又彼此制衡……”
“正如易经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治国理政,亦如阴阳调和。看似南巡的耗费巨大,此为‘阴’,然而其带来的诸多益处,便是‘阳’。”
“陛下试想,若不花费这些钱粮用于南巡,展示天威、体察民情,这钱财也未必能真正节省下来,用于军曹民政,虽有监督,但也会有些心怀不轨之人,借机中饱私囊,肆意挥霍,最终肥了一已之私,却对国家毫无益处……这便如同阴阳失衡,阴盛则阳衰,国家的根基也会随之动摇。”
“而陛下南巡,臣可保证,一两银子的花费,都要落到细处,以此为基,对日后赈灾,犒军,也可制定专门的记录……”
“再者,圣贤之道,在于权衡利弊,以天下苍生为念。孔子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治国犹如掌舵行舟,不能因惧怕风浪而畏缩不前。南巡虽有耗费,却能带来南方的长期的稳定,这正是阴阳调和的大智慧。望陛下以天下为重,勿被眼前的耗费所束缚,做出利国利民的决断。”
“与私,臣也想着看到陛下,南巡祭祖,成就伟业……”
“陛下啊……”
“南巡吧……成为我大明朝,自洪武永乐以来,皇权最为鼎盛的君主吧……”
说话间,张居正跪下身去,额头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