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下地干活

 靠山屯总共六十五户人家,老人加小孩,总共一百七十三人,总共有两大姓,李姓和关姓,根据这两大姓分成两大队。

 食堂位于屯里的中心处,全屯一百多号人口全部在这里用餐。

 实行的是按照的是工分制方粮食共济分配。

 到了年底,按照家庭总工分的多少来参与粮食分配。通常一个强劳动力一年能挣较多工分,分到的口粮相对较多,而知青这边同样如此。

 食堂里,大家正排队打饭。

 轮到他们新来的知青时,负责分饭的关大娘瞅了一眼,撇撇嘴说:“这些新来的知青真幸运,都不用干活,就有的吃。”

 有不满的男知青听了关大娘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还是强忍着怒火说:“关大娘,我们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这里建设祖国的,接下来我们也是会很努力的,你这么说不太合适吧。”

 关大娘冷哼一声:“努力?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娃,哪里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劳动。等明天干了活就知道了,想着和我们本屯的人拿一样多的粮食,这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魏曼妮听到这话,很是不满关大娘,在一旁帮腔道:“大娘,你不能这么说,咱们都是靠劳动吃饭,知青也是靠山屯的一分子,为屯里做事不应该被区别对待。”

 这时,队伍里有人喊了一句:“就是啊,我们也是为屯里出力,这话说得有点过分了。”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关大娘见众人都反对她,脸色更加难看了,她把勺子往桶里一扔:“行了,算我多嘴,爱咋咋地。”说完,气呼呼地走了。

 虽然关大娘走了,但食堂里的气氛却变得十分尴尬,大家都默默打着饭,没有人再说话。知青们心里也都很郁闷,原本的好心情都被破坏了。

 姜柔看着,没有说话,默默的吃着饭,咸菜配稀饭。

 吃完饭后,回了宿舍,累了一天了姜柔也不想着其他简单的洗漱后,便休息了,其他人也一样。

 多日的火车,再加上十公里的路程他们这些新来的知青早已精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