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考研事变(第3页)
最近一年,家里催促着裴瑜赶紧把签证申请下来,去美利坚和姐姐汇合。
现在是1986年,报纸是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信息传播速度慢,很多人对外界的了解非常有限。但这并不影响留美风潮来势汹汹,刮得华国上下的年轻人心潮澎湃。生活在80年代,出国绝对是普通人赚大钱的首选,黑市汇率摆在那呢。除了那些没有一点海外关系、实在出不去的,或者真心爱国的人,谁还甘愿留在国内赚点三瓜两枣?
裴家曾经的下人刘妈,诚心问过妈祖,得到妈祖同意之后,就毅然走线去美利坚。等刘妈冒着生命危险翻越过边境线,平日里偷摸打点黑工,每个月到手的钱能有800美元。
虽然刘妈这钱来得还算辛苦,不过在哪辛苦不是辛苦,相比之前在华国赚的几个子,已经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
就算是根正苗红的工农人家,苍天有眼祖坟冒青烟,万幸再培养出个八级工,这年头的工钱也才两三百元人民币,购买力还不如裴家曾经的一顿午饭钱。
入奢从简,难上加难,他们在那里被磋磨得不成人样,愈发不想让儿女跟着他们过这种苦日子。
一年前,姐姐居然拿到了美利坚签证,父母便带着裴瑜,一路挤着火车和货车,从边疆辗转回京海,期盼她也能申请到签证,彻底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裴瑜没有国外的月亮更圆的想法,上辈子她出国见过了,美利坚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大城市的市中心脏乱差,时不时有瘾君子四处游荡,抢劫枪击事件屡禁不止。
可是,穿越到1986年的华国也没好到哪去,此时别说智能手机了,华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都还没发出去,大哥大要等到明年才会被运往内地,睡醒后摸不到手机的感觉让她很难适应。
她现在的心理落差很大。穿越之后,且不论要和高达九位数的存款余额说再见,单凭考了北大初试第一却无法入学,苦读那么多年,却没能做成哪怕一天的北大学生,就让她非常不甘心。
不行,她还想考北大!
裴瑜的目标无比坚定。
家里的担忧,她能够理解,但是她知道未来发展方向,接下来的两年内,她还是有资格参加高考的。
算算时间,现在是1月份,距离高考还有几个月,足够她复习了。
大不了考上后再出国当一年交换生,她有信心申请到奖学金,既保留北大学籍,又避开一些动荡。
到了那个时候,签证申请也会放开一些,有个出国交换的由头,可以证明自己没有移民倾向,申到签证的出国率比现在只高不低,签证的事情不急于一时。
想到这里,她决定先去美利坚领事馆一趟,想办法搞砸这次的签证申请,再说服原身的家人,让她参加今年的高考,曲线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