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就参加高考(第3页)

 屋里一阵安静,大家都盯着裴瑜。

 “和面试表现没什么关系,一开始聊得挺好,就是保人不太好使了。”说话间,裴瑜转身去茶壶边上倒了一杯茶,给林主任端过去,中途和爷爷四目相对,轻轻摇了摇头。

 爷爷看到裴瑜的动作,眉头皱了一下,还是十分客气诚恳地对林主任说:“哎呀,我们一定努力,一定努力。”

 最熟悉林主任的人就是爷爷。当年裴瑜姐姐还没出国的时候,林主任就爱来做客,要家里人一起鼓励姐姐放下成分包袱,努力学好英语,为出国做准备,顺便和他们谈谈从前京海市中心的西餐厅。

 林主任也爱了解裴瑜的生活情况,提过很多次想和他们结为亲家,让儿子娶了裴瑜。

 她太清楚多出一门海外关系的重要性了,只要儿子和裴瑜结婚后一起出国安定下来,亲戚们就不用再找蛇头,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出去,可以凭着这层海外关系,光明正大地通过这对小夫妻赚外汇。

 裴家人每次都小心陪在边上,唯唯诺诺,等主任走了以后,他们才敢聚在一起嘲弄主任。现在这个社会,连小业主的后代也妄图高攀他们,自认为与他们是同类。

 “保人出问题了?”林主任的表情变得有点微妙,但还是用笑掩盖住悻然:“你们家这么多海外关系,多好啊。哎,你奶奶不是就在美利坚吗,要是远房亲戚不搭理你,亲奶奶还能丢下你不管?”

 爷爷只是一味客气:“没有没有。主任你才是前途无量啊,连保卫队都要听你指挥抓人。”

 裴瑜不置可否:“奶奶那边消息早就断了,祖上那些有生意往来的亲戚,现在个个都躲得远远的,生怕我们提要求……”

 空气瞬间凝固了一秒,眼见着陈主任的表情冷了下来,爷爷赶紧咳了两声,示意裴瑜别再说了。

 母亲唉声叹气:“你可得出去,不出去咋办,现在找工作不容易,知青都回城了,我们家这情况,求爷爷告奶奶也难给你弄个工作名额出来的呀。”

 父亲附和道:“你姐姐当年为了出国,学籍都不要,破釜沉舟就去了。你呢,性子一向要强,硬是考上了京海市最好的高中,以后总不能过得还不如你姐吧。”

 裴瑜安慰父母:“事已至此,如果连签证这一关都过不了,我以后还能去哪?我寻思,还有一个办法能得到签证机会,那就是直接参考高考,考好了读上名校,到时候申请出国当交换生,也能去美利坚看姐姐。”

 这样说着,裴瑜想参加高考的心愈发坚定。

 她上辈子为了北大苦学那么多年,虽然毕业后迫于生计,暂时搁置了考研,但是财富自由之后马上又捡起了北大梦,现在要是因为出国问题,就这样和北大失之交臂,她实在不甘心。

 北大的含金量多高啊,要是考上了北大,在这个年代,去哪都能被国人高看一眼,减少家庭成分的负面影响。

 等再过几年,进入九零年代后,这些都不再是问题,慢慢地都是市场经济了,大家只会看人有没有钱,而不是看人的家庭成分。

 裴瑜这话一说,林主任端起茶杯,点了点头,说:“是得再试试。”

 母亲也被裴瑜的安慰话说得停下了抱怨,她就生了两个女儿,裴瑜姐姐从小放在京海市,由爷爷带着,陪在她身边孩子只有裴瑜一个,她自然希望裴瑜过得好一点。

 她觉得自己的小女儿更有本事,既然能跟着他们夫妻俩,从边疆辗转到京海市,一路奔波却不哭不闹,早晚也能像她姐一样出国。

 “行,妈支持你,你回学校好好准备,妈养得起你,大不了出门找点事情做。妈在边疆待那么多年,也是什么都做过,什么都能做了。你爸、你爷爷那边也不能够拦着你。”

 “谢谢妈。”裴瑜朝母亲笑笑,心想:你现在让我上山下乡做农活,我还会手忙脚乱;让我参加高考,别说千里挑一的通过率了,就是万里挑一的通过率,我也不怵。

 母亲的话林主任也同意:“裴瑜长得标致,人也聪明,今年好好准备,高考这条路,希望挺大的。”

 父母听了林主任的鼓励,和爷爷一起敬了他好几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