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废太子诏书那么长,中心思想还不是……(第2页)

 有那狡猾的蒙古王公,甚至以各部牧民温饱为由,请康熙公开羊毛线制作方法。

 真·空手套白狼。

 以为一顶仁君的大帽子扣过来,就能把康熙捧得忘乎所以,不知今夕是何夕。

 结果没想到,康熙吹孙女专业,收拾起蒙古各部也干脆利落。无偿倒是可以无偿,但前提你得是大清的合作伙伴,并保证以大清为主。

 一句话,在大清跟蒙古各部建的作坊里,各部能干活、能分红,就是没有任何决策的权力。

 所有行动听大清,也就是他这个皇上的指挥。

 三言两语就把主动权拿在了手里。

 还以派遣相关技术人员为名,在各部明晃晃布置了许多眼线。

 从今以后,还愁蒙古各部一应动静不尽在掌握?

 而这,甚至还都是各部自己求来的。

 哪个部落规模太小,或者是态度上不够真诚热切,还会被拒之门外呢。

 真·竞聘上岗。

 说是一切刚刚开始,销路如何尚未可知。实际上就是官方筛选,不老实,不听话的有再多羊与羊毛也是枉然。

 就好像大阿哥一样。

 来就是抱着挑刺的目的来的,就想借题发挥。暴露八旗兵丁骄奢淫逸,贪图享乐。以至于军纪废弛,战斗力直线下滑的问题。

 然后再主动请缨,顺理成章地成为大清整顿军纪第一人。

 那眼睛跟雷达似的,总能发现不合格的兵丁。

 让随扈兵丁苦不堪言,都盼着这位爷早早因为手伸的太长、管的太多而被太子防备,皇上厌弃。

 结果非但没有,还让这个爷查出了更多的问题。

 比如有人又贪饷银,又不愿意吃那个从军的苦。遂在饷银中拿出部分来,雇一个汉人来替自己参军。

 这消息一出,朝野震荡。

 大阿哥更是长跪御前,请康熙务必重视此类事情,尽快展开彻查。

 并自动请缨,表示愿意在这方面为皇阿玛出一份力。

 可?

 乌那希诧异:[这方面的力,哪一个成年皇子不愿意出来着?是皇玛法根本不给机会呀!都知道康熙晚年特别恋战权柄,还说过死生常事,朕所不讳,唯天下大权,当归于一统的名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