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从没有哪一次,康熙盼着小公主真能装神弄鬼一把(第3页)

 滔滔不绝一顿夸,可把大哥给欢喜的。

 但,帅没过三息。

 那些宗室皇亲,八旗勋贵们就哭着嚎着跪了:“皇上万万不可啊!关外可是龙兴之地,断不能轻易破坏。”

 有那资格够老,辈分够高的老王爷还作势要打大阿哥。

 说他年轻不知事,竟妄议如此大事。

 岂不知过度耕织,会破坏关外八旗骁勇,坏其天真淳朴?

 且先帝之所以那般安排,就是为了进可攻,退可守,以防万一。皇上修了那么多柳条边,岂不也是要保护龙兴之地?

 乌那希全程旁听,大眼睛瞪得圆圆的:[妈耶!这么无耻的话,就这么毫无顾忌地说么?还保持关外八旗天真淳朴,啧啧。就是欺负人家老实单纯,忠心耿耿呗?]

 [就像渣渣龙一样,知道有流放过去的汉人教索伦人、关外旗人种地养殖,提高生活质量时不但不喜,还龙颜大怒,把人家开垦好的荒地都毁于一旦。平时苦着人家,打仗时把人家当先锋,把人家索伦三部差点打没。]

 [就这都没良心发现点,还保持着关内八旗吃香喝辣,汉八旗衣食无忧,关外八旗艰苦奋斗的‘优良传’呢。也难怪后来战事焦灼,关外八旗先喊出勿使清帝东归的口号来。荣华富贵时想不起人家,日薄西山倒舔着脸回来当家作主?谁要啊!]

 [笑死,那所谓的退路根本退不了一点。最后翻盘的机会都被错过去了,那么富饶的东北就便宜了那帮子倭寇……]

 大阿哥紧张地咽了咽口水,勿使清帝东归就很离谱了,到最后几辈子没舍得动的家底子还生生资敌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直郡王一把推开那倚老卖老的老货:“呔,圣驾面前还敢胡言乱语!什么叫进可攻退可守?我大清在皇阿玛的带领下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发展着。”

 “天下臣民无不欢悦诚服,你却在这事后说这等丧气话,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