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协律郎衣冠正伦

0044 匦书入宫(第2页)




    姚闳见韦见素如此盛怒,连忙低下头去,嘴角却勾起一抹讥笑。他之所以抢先把人送往御史台,就是担心这韦见素谨小慎微,不敢做得罪人的事情。



    韦见素如此盛怒自然也有其道理,他们匦使院本来就属于边缘闲司,朝堂中斗生斗死都跟他们没关系。



    就算此番姚闳这么热情,也不会被御史台引为自己人、斗倒张说后分给他们什么战果,可是他们匦使院此番违规操作反而留下话柄。



    这姚闳年纪轻轻便凭着家世而身居要职,真道是这种你死我活的激烈政斗近处容得下人看乐子?



    “你速速归堂将此事前因后果录写清楚,否则不需离此!”



    韦见素又交代了一声,然后才带领几名下属将刚刚从铜匦中取出来的投书封装于锦盒中,离开匦使院后便往大内而去。



    入夜之后,皇城与大内禁中的各个通道也都关闭,若有事需要出入大内,只能从固定的宫门通行。



    韦见素一行便从皇城西面的匦使院往东边的明德门而来,为了尽快将这麻烦事呈交上去,韦见素还一路催促小跑快行,来到明德门前时,已经是满脸的汗水、气喘吁吁。



    此时的明德门前也有官员等待验看符令以入宫,见到韦见素这副模样,便忍不住有人笑语问道:“署中何事继续呈奏,竟让韦大夫这般疾奔失态?”



    韦见素闻言后只是笑笑并不说话,并从鱼袋中掏出自己的鱼符,站在排队的后方等待验看符令。



    正在这时候,后方又有一队人匆匆行来,为首一人乃是身材高大、身穿紫袍的中年人,只是这中年人面白无须,显然应是内官。



    “原来是渤海公!夜深露重,渤海公仍疾行于外,着实忠勤可钦,请渤海公先行!”



    看清楚来人面貌后,明德门前这些官员们便纷纷拱手作礼,就连急于前往门下内省的韦见素也避在了一边笑语道:“请渤海公先行。”



    唐制大内中官皆隶属于内侍省,贞观中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因此官阶四品的内侍便是内侍高官官,太监无有三品,直至高宗永淳末年,权未假于内官,但在阁门守御,黄衣廪食而已。



    武太后临朝以来,常用女官待制禁中、协理国事,内朝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直至中宗以后,宫廷内部政变频生,而作为内朝重要组成部分的宦官们在其中也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今上得以履极称制,便多仰宦官人力,因此对于内官待遇也是非常的优厚。



    内侍省虽然不置三品,但中官凡有得宠亲信,往往都会在本职之外另加别官,乃至于三品、甚至更高品级的将军号,活动范围也不再只局限于内朝,这些朱紫新贵们因君恩眷顾而畅行内外。



    眼前这名来者,便是这群中官新贵当中的佼佼者,封爵渤海郡公的高力士。



    高力士虽然本官只是内侍省内给事,但早在开元初年便因功获封渤海郡公、兼右监门卫将军,扈从封禅结束之后进授右监门卫大将军,是实实在在的三品高官。



    面对众人的主动让行,高力士也并不推辞,只是微笑颔首道:“午后出访张燕公第,至今方归,还待入奏,谢过诸位了。”



    众人闻言后自然又连忙摆手表示不必客气,待到高力士行入宫门之后,才又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看高力士的神态,似乎是与张说交流的不错,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一场政斗将要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