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推脱(第3页)

 “我知道你们都有各自的难处,但这是陛下,是户部交代的事情!一旦出现纰漏,谁都担不了责任。” 

 “王县令。”祝永才缓缓开口道:“陛下要出兵银林国,这是大事,大家身为天秦国的人,自然是鼎力支持,但军队所需之粮草,应该是由官府提供吧?怎么县令大人找我们筹集起了粮食来了?” 

 “不错。”孙钊紧接着说道:“每年的税赋,我们可都是按时按量上缴的,没有少交过一粒米,按理说,县衙的官仓之内有不少存粮才是,那些粮食应该足够县令大人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了吧?” 

 祝家和孙家,都是秋陶县本地豪族,扎根秋陶县多年,在这里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影响力极大。

 祝永才和孙钊两人则是这两家当代家主,他们两人的话,也基本代表了其他几个家族的意思。 

 朝廷要用兵,他们自然支持,但这粮草不能由他们出! 

 没这个道理! 

 朝廷打仗,那自然是朝廷出粮草,和他们这些百姓有什么关系? 

 王方看着祝永才和孙钊,表情颇为阴沉:“县衙内的粮仓中自然有粮食,但那些粮食都有用处,这次出兵银林国,征收我们秋陶县的粮食,这属于额外情况,若是在此时动用官仓中的粮食,那以后用到那些粮食时,又该如何?” 

 然而,祝永才等人显然不吃他这一套。 

 “大人,官仓中的粮食在上交了朝廷的赋税之后,剩下的本就是应急之用,眼下正是那些粮食发挥用处的时候,大人又何需从别处筹集粮食呢?”祝永才淡淡道。 

 就在王方准备狡辩之时的,孙钊突然开口: 

 “大人,莫不是县衙官仓中的粮食,没了吧?” 

 听到孙钊这话,王方心头猛地一跳,大声道: 

 “怎么可能?!谁敢乱动官仓里的粮食?我可以告诉你们,官仓里的粮食一粒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