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呸!阿谀奉承之辈!

 甭管在哪个年头,都是存在阶级固化概念的。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woshucheng.com 

 比如说这三位导二代。 

 虽说三人去年齐刷刷考上了北电导演系,但走在一起却等级分明。 

 身材高大挺拔,五官端正,目光深邃,好像随时会吟一首:花开的时候,可能没有一个人看见,但它却开了的陈恺歌,他爹是陈怀恺,戏剧类型片导演,在厂里资历很老,但地位一般。 

 戴着副眼镜,面部线条硬朗的李少红,她母亲只是个副导演,在厂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三人组里,她属于跟班性质。 

 最牛逼的是不修边幅的田壮壮,他爹叫田方,是北影厂首任厂长,母亲叫于蓝,这位更了不得,电影《烈火中永生》里的江姐。 

 新中国22大影星之一。 

 现在是儿影厂的厂长。 

 所以,甭管陈恺歌多么会淫湿,李少红多特立独行,统统地溜须着点儿田壮壮。 

 高远见到这三位,立时精神焕发,一张脸笑成了破抹布,拉着姐姐挤进人群。 

 “哟,发东西呢,我瞧瞧都发了啥?”他故意提高点儿音量,以此来吸引三人的关注。 

 厂办负责发福利的同志也哏儿,调侃他道:“高老师,厂里这过年的福利有你媳妇儿的,可没你的,不管发了啥你都甭惦记了。” 

 高远没心没肺地笑着,说:“您给我我还不稀罕呢,烂苹果臭带鱼的,哎哟喂,您采购的这堆苹果是前年挂果去年采摘今年上市的吧? 

 烂的都只剩果核了,这要是拿回家去喂狗,狗都不吃。” 

 “扯犊子!这车苹果是我刚从昌平拉回来的,个个新鲜,不信你尝尝。”那同志扔过来一个。 

 高远伸手接住,在大衣上蹭了蹭,往李健群手里一递,说道:“当家的先吃。” 

 李健群本就被厂办工作人员那句“你媳妇儿”调侃得羞红了脸,又遭到高远的调戏,耳根子都红了。 

 瞥他一眼,姑娘没好气儿道:“胡说什么,谁是你当家的?我不吃,你吃吧,你吃了才是狗。” 

 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那孙子谁啊?张嘴就往外喷粪。”大导瞧着高远,一脸不屑的问道。 

 少红大师摇摇头,嗓音粗壮道:“瞧着面生,刚进厂的新人?” 

 大导嘁了声,道:“新人哪会这么狂?没听赵叔说么,过节的福利没他的份儿。” 

 田壮壮消息灵通,笑道:“这人我知道,叫高远,是厂里特聘的编剧。” 

 “一个破编剧这么牛?咱这偌大的北影厂啥时候破落成这样了,什么猫三狗四的都往里招!” 

 大导不忿,特瞧不起高远咋咋呼呼的臭德行。 

 这位从小就恃才傲物,眼皮子贼高。 

 没办法,人家有才华,会写诗,念的是名校,Bj四中。 

 他在自传中这样描写他的四中同学们: 

 他们大多为父辈的业绩感到骄傲,以天生的革命者自居,自以为血统高贵,思想纯洁…… 

 他们的性格大多傲慢、偏执,直率到咄咄逼人,有时又极天真。 

 因对社会所知甚少反而把生活极度理想化,终日耽于革命的梦想而不知革命为何物,反以追求真理的热诚鼓吹无知。 

 他本身就是“他们”中的一位,也因此而为之感到自傲! 

 这德行,能瞧得上高远才怪了。 

 少红大师嘿嘿笑道:“咱会会他去?” 

 “走!挑衅他去!”大导说走就走。 

 田壮壮连忙拉住了他,苦笑道:“你俩快的了吧,这位小爷你们惹不起的,《瞧这一家子》都看过吧?” 

 两人点头。 

 “他写的。” 

 两人瞪大了眼珠子。 

 “前年恢复高考,报纸上刊登的《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有一篇是他的杰作。” 

 两人张大了嘴巴。 

 “他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京城高考状元,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师从江南之先生,是南老公开承认的关门弟子。” 

 大导对少红大师说道:“你扶我一把,我有点儿头晕目眩。” 

 少红大师扶了他一把,问:“好点儿没?” 

 “好悬啊,差点儿丢了大脸。去年考试的时候,我他妈第一志愿也是北大中文系,但不幸落榜,眼下看来还成好事儿了,我若是真被录取了,人家不仅成了我师哥,我还得被这孙子全面碾压。” 

 大导拍着胸口心有余悸。 

 “你别一口一个孙子地喊他,你知道他大伯是谁吗?”田壮壮继续往外扔炸弹,他也挺讨厌陈恺歌这副高高在上、自命不凡的尿性。 

 大导摇着头说道:“莫非他大伯也是个大人物?” 

 田壮壮嗯了声,“他大伯是文化部长高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