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送戏剧公会上路
第190章送戏剧公会上路
图尔特爵士很快意识到两件事,一好一坏。
好的那件事是,戏剧行业应该能发展下去。
《控方证人》的优秀舞台效果,以及观众看完后长达近十分钟的掌声反馈,都能表明舞台表演的独特性和接受度。
在魔影的市场冲击下,戏剧并不是完全失去竞争力,还会保留一部分忠实的观众群体。
虽然受欢迎程度多半会不如以前,但总比被完全淘汰了好。
而且现在所有娱乐市场都在增长,根本原因是人们手里开始有闲钱了。
说不定戏剧的未来会比现在更强。
他身为戏剧公会会长,尽管一直以来只是把戏剧当做他实现阶级跨越的工具,本身并不热爱戏剧。
可工具用多了也有感情。
戏剧的出路找到了他还是很欣慰的。
不过坏的那件事是,属于他的戏剧行业应该是发展不下去了。
戏剧公会并不是团结一体的,在公会内部,很多人都盯着他的位置。
会长又不是终身制的,以他今天丢人现眼的表现,给竞争者们提供了不少攻击自己的素材。
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繁荣戏剧行业,比一个在他手里逐渐走向没落的行业更难接受。
周围的观众纷纷起立,毫不吝啬地给出赞扬。
只有图尔特扶着额头坐在椅子上,他在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让戏剧公会好起来,并且保住自己的职位。
带领全公会向着新戏剧公会的演出方式改革
说起来容易。
那个定理叫什么来着惯性,是物体保持其原本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也就越难改变。
戏剧公会肯定是一个“质量”巨大的组织。
改变对于这样的组织可太难了。
《控方证人》剧组全体人员登台谢幕,享受全场的欢呼。
一年之前,他们还是戏剧行业里无戏可演遭受排挤的边角料。
后来虽然出演《构装勇士》,赚到不少钱,但在艺术界内名声仍旧不好。
大家普遍的看法是,这种穿着奇怪造型构装打怪物的故事,和吟游诗人为了赚赏钱瞎编的传说没什么区别。
离奇曲折吸引人,不过并没有多少深度和内涵,对表演能力的要求也不高。
纯粹的商业化作品,尽管人人都羡慕它带来的收益,但在讨论剧团的成就和地位的时候,这样的作品不会加分,甚至可能因为太赚钱而减分。
主流观点还是推崇为了艺术表达饿死都行的那种人物。
当然,艺术表达和赚钱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个追求,只是一起做到太难了。
也许时隔许多年才会冒出一部这样的佳作。
而《控方证人》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谢幕的顺序是幕后人员,配角,主演,最后是主创。
当嘉琳娜爷爷走上舞台时,这位见过无数大场面的老剧团长,也是忍不住被泪水模糊了视线。
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岁数,还能有再次受到观众认可的一天。
观众的喜爱才是对表演者最好的褒奖,至于那些评论家,不过是依附于行业的寄生虫。
明明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却叫的最响。
已经登台的剧团人员分为两队,向舞台两侧的方向拉开,为敬爱的老团长让出一条通道。
嘉琳娜爷爷迎着观众的欢呼和同事们的掌声,一路走到舞台最前方。
他高高举起双臂,在剧场内的声浪到达顶峰时,深深鞠了一躬。
感谢能来捧场并支持剧团的观众。
尽管这一礼,让他患病已久的腰椎又开始隐隐作痛,但是激动愉悦的心情,是最好的止痛药。
他要对观众展示出足够的尊重,毕竟他们的支持,才是剧团能够生存的原因。
无论是名声不显的新人,还是地位极高的名家,都应该对观众保持这样的态度。
嘉琳娜爷爷一直以来也是这样做的。
他很看不惯那些稍微有点成绩,就认为自己高观众一档的同行。
态度就像是“我能给你们表演,是你们的荣幸,算我赏你们的”。
这和吃饱饭就瞧不起农民的那帮人有什么区别。
随后,嘉琳娜爷爷与全体剧团成员共同行礼,挥手告别观众,等待大幕拉上。
多好的氛围啊。
如果观众席里没有火焰拼成的“超绝爷爷,戏剧大师,无敌榜样,陪您登顶”字样就更好了。
在黑暗的观众席里要多扎眼有多扎眼。
幸亏嘉琳娜只写了爷爷,没写她爷爷名字,不然他都想不出该怎么出来面对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