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德隆堡人的新生活(第2页)

那个镇子里,八成人干的活和石头有关,要么是采石工,要么是石匠。

虽然挣得不多,但胜在稳定。

至少在那几座小山挖空之前,这活能一直干下去。

然而前几天表弟倒了霉,被一块裂开的大石头砸到腿,估计很长时间里是走不了路了。

“这样的话,那我给您推荐这款约翰逊兄弟壮骨粉……”

店员详细地介绍了这款壮骨粉的各种功效,什么著名炼金术师参与研发,又是起源于部落秘方,还得到研究院认证之类的一大堆。

马夫也没太听明白。

大致自己理解了一下,应该是又贵又好的意思,所以二话不说地掏钱了。

看望病人,还是自家表弟,不能差面子。

“对了,我那表侄一直说想要个,想要个啥来着哦,想起来了,想要望远镜,你再给我拿个望远镜。”

“您想要什么价位的”

“价位”

很快,柜台上就摆了一列望远镜。

马夫万万没想到,这玩意儿差别能这么大,从最低三铜币的,到最高六十银币的。

整整两千倍差价。

“那个六十银币的,它是金子做的,还是银子做的,凭啥这么贵”

“哦,因为这款望远镜为精灵制造,防摔防抖又防水……”

店员一顿介绍,把它说的好像卖这个价格都要亏本一样,最后还不忘补一句。

“给咱们家孩子用的,还是礼品,您说是不是得挑个质量好点的,我看您也是大方的人,这到时候孩子拿出去,跟人说这是他表伯送的,听起来好听,您也高兴是不是。”

也不知道是怎么论的一个“咱们家孩子”。

马夫摸了摸鼻子,坏了,有点被拿捏。

虽然他知道这都是话术,但刚好,他就吃这套话术。

挣扎了好一会,心一横,牙一咬。

“给我拿那个七十五铜币的。”

六十银币还是太贵了,实在消费不起。

至于七十五那个,是这里倍数最高的,能放大五十倍,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指标听不懂,只有倍数最直观。

五十倍,一听就厉害,拿得出手。

要不是最近赚了一笔外快,他连七十五铜币的也舍不得买。

那笔外快算是他人生中赚得最奇怪的钱。

一帮年轻人,来他的马场采访他,据说是个游戏工作室的,想以马为主题做游戏,还要把马拟人化,做成美少女……

完全理解不了,现在的年轻人太奇怪了。

但他还是好好地回答他们的所有疑问,事后领到一笔顾问费。

买完礼品,他一刻不停地来到城外,往返哈兰镇的车一天就固定几趟,耽误不得。

坐上那种被称为客车的大车,晃晃悠悠地驶向哈兰镇。

路上还遇到一队拉练的北境军团战士,车上的几个孩子兴奋地和他们打招呼。

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景象。

以前领主的军团,别说打招呼了,就是没注意忘了行礼,那就等着挨鞭子吧。

马夫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晚上吓成那样,连拼命的打算都做好,结果什么都没发生。

属实是自己恶意揣测北境军团。

可谁能想到会有那样一支军队呢

城里也经常能见到巡逻的北境战士,简直是旧式军队的反义词。

队列整齐得像机器,让看到的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什么复制怪,冷血无情,潜伏在人类中。

但真实情况正相反,他们一点也不无情,甚至有点“过于”热情。

事实上,那简直是一群,“不会放过”任何需要帮助的人的小伙子。

拎不动篮子的老奶奶,走丢的小朋友,见谁帮谁。

而最让他们兴奋的,是遇到小偷。

马夫亲眼见过北境巡逻队撞见小偷的样子,当一位女士大喊“抓贼啊!”的时候。

那群棒小伙就像狼狗一样冲出去了。

就那个激动的样子,说实话,他自己领工钱也没这么激动。

车一直开了三四个小时,到达哈兰镇。

比坐马车快得多,马车早晨出发,起码得傍晚才能到。

可司机说还不够快,等路修好了,能比这快得多。

马夫倒是对这速度挺满意的,也明白为什么会说马作为交通工具,要退出历史舞台。

确实没车好用。

哈兰镇是个很有特色的小镇,建筑本身就是这里常见的房子,但几乎每栋房子前,都能看到石雕,完工的,没完工的,各种大小,各种题材就直接摆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