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吃水难(第2页)
现在麦子还正是灌浆的时候,这时候要是及时抢救一下或许还能有几成的收成。
古代的农民讲究的就是靠天吃饭,老天要是高兴了,那就是风调雨顺的丰年,老天要是不高兴了,天下很多人就得饿肚子。
李叶从不信老天,老天不下雨,那只是气象的原因,但人总会要学会变通,老天不下雨,就不能想想办法吗?
又转了好几个地方,情况都大同小异,但奇怪的是,李叶走了很远很远,都没有看见一处水源,这就不正常了吧。
这时,只见一老一小两个村名从远处走来,两人手上都提着什么,显得非常吃力。
当他们走进后,李叶发现两人身上已经被汗水湿透了,朝他们手上看去,只见一人提了一个木头,里面装满了浑浊的泥水。
“这位老丈,这大热天你们提着两桶水是去干嘛去呀?”
那老者见李叶身上穿着上好的绸缎,而且脸上白白净净的,尽管不认识,但一看就是身份高贵的贵人。
老人立马放下水桶,道:“回贵人的话,小老儿这是从几里外的山脚提回来的水,都是用来吃的!”
“您老说这些水是用来吃的?还是从几里外提回来的?”
李叶所在的位置正是农田的中央位置,到最近的人家,少说也还得有一里路的路程,也就是眼前的爷俩还得提至少一里路回去。
“是啊,咱们庄子的水源都不出水了,只有几里外的老君山脚的老君洞还有小手指粗的泉水往外流,附近几个庄子的人现在都只靠那点水养活着,现在去取水都得排队,小老儿也只有中午人少的时候去取点水。”
“可这水也太浑浊了吧,简直都是泥水,怎么吃啊!”
“没事,拿回去放一放就清了,有就不错了,老天要是再不下雨,估计那点水都坚持不了多久了,不知道再取水要到哪去了!”
“咱们庄子都不打井的吗?”
“公子一看就是外地人吧,公子不懂也在情理之中。咱们庄子包括附近的几个庄子,都是王府的佃户,都是帮王府种地的,此处地理位置优越,不远处就有宁河,往年基本就没断过水,自然就不需要打井。没想到今年老天已经好几个没下雨,宁河干枯,一下就失去水源,现在庄子上吃水都比较困难。庄子上也没人会打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