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王爷佛系小道长

第三百一十九章 还有谁?(第2页)

说话说上有行,下必效之!南皇比前几代帝王更加的重视文人治国,所以造成了现在南国上下文风盛行,士农工商士排在了最前面,世人都以一个读书人为傲,就算穷的叮当响,也自然认为那是读书人的清高。

文风的盛行,直接的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江南的才子,毕竟江南骨子里面就流传着一股文风,所以每年的科举,榜上也是江南中的人最多,现在朝中的江南系的官员也是站了很大一部分,这些官员或许大多是来自江南的原因,在京城为官,还是家乡人更加的亲切,所以无形中形成了一个以江南系为主的文官集团,在朝中占据了很大的分量,这让南皇十分的头疼。站在帝王的角度来说,自然是不希望他们这么发展下去的,因为这种团体对于帝王的治理来说极其不利。但又由于这里面牵着甚大,不能随便的一刀全部切掉,那样不仅仅造成的是江南的动荡,甚至是威胁到了南国的根基,牵一发而动全身,南皇自然也不会去做那样对不起列祖列宗的啥事。

尽管这几年南皇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比如在京城举办各种各样的文人活动,增强北方学子的文学氛围,想要大力推进北方学子的实力,但这是个长期漫长的过程,短期的效果还没有太明显的显现出来,从最近几年的科考前几名都是江南的学子就可以证明。

这也是为什么南皇一定要让李叶混入朝堂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制衡朝中江南一派的势力。李叶每天都会看丐帮收集起来的南国新闻,以后自己百分百会进入官场,所以大体也了解了一下南国现在的形式,南皇要想一直执行他的中庸制衡思想,那么就不得不对江南一派的人下手,要想最大程度的减少影响,那么最大的手段就是科考了。虽说朝廷一直在叫嚣着在科考这件国家大事上要公平公正,最大限度的广纳贤才,但每年的科考不依旧是政治的工具,对于上层来说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