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为君难,为储君更难(第2页)
贾赦脸上也洋溢出了笑容,“公公客气了,不知娘娘可还好?”
小太监笑道:“娘娘好着呢,宫里老太妃听说了之后开心得不得了,就连太上皇和陛下都欢喜的很。这不咱家就来给贵府报喜来了。”
贾赦凑近小太监往小太监手中塞了一个荷包,随后对着小太监笑道:“娘娘平安生产,咱们府上高兴的很,只是府里先前闹了时疾,为了宫里贵人们的安康,还望公公能替咱们府上给陛下传个话,暂时就不进宫了,等府里风波停了,我自然带着家眷进宫拜谢恩典。”
小太监早就得了戴忠全的吩咐,见贾赦将自己要说的话先说出来,也是心中松了一口气。原本确实是为了太上皇的身子考虑,当今让他们传话最好不进宫谢恩,他来的时候想了一路该怎么说。
谁料到贾赦竟然早就想好了说辞,此时小太监更是觉得荣国府的人不简单,真不愧是百年公府,要是今天生下了皇子的是宫里别的妃嫔,指不定怎么趾高气昂,想着怎么告诉别人家他们家现在是皇子外家了。
现在谁都知道陛下正值壮年,按照太上皇的寿数来算,距离下一次心新皇继位还得好几十年,这样的话,年长的皇子空有年长的名头,实际上是一点都不占优势的。
你说什么前朝有人说立嫡立长不以贤?
这样的说法在大徒可说不通,大徒皇室在建立大徒王朝的时候,就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他们在律法上都规定要求大徒百姓尊嫡尊长,实际上在皇室里,这里是最不遵守这条规矩的地方。
试问,一个王朝不论继承者的才能,只追求继承者是哪个女人所生,又能存在多久?
要是皇后生出来的孩子无能,岂不是要断送大好江山?先祖就充分意识到了前朝因为这条规矩而导致灭亡的惨痛经验,这个时候就得有人问了,为什么太上皇那么宠爱前太子。
那你就不能忽略一个前提,就是前太子本人真的很优秀,他的治国才能甚至比当今圣上还要好。前太子做储君这么多年,朝中重臣一大半都对他十分信服,这份信服不仅仅是因为太上皇加诸在他身上太子储君这个身份,更是对他本人的一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