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我好快活啊
第93章我好快活啊
事实上接下来大元各地色目叛乱不断……
真假已经不重要。
反正结果都是被镇压。
男丁超过车轮者被杀,妇孺被参与镇压的瓜分为奴,财产当然籍没,至于籍没前有多少被瓜分了,这个就没必要深究了。
总之也不能不给大汗留一份,大汗的权威还是要尊重。
当然,忽必烈也不会关心这个。
他正与大明女皇,还有作为调停人的大宋皇帝,一起在开封进行三皇会呢。
虽然大宋皇帝目前的疆域堪比君士坦丁十一世,而且其本人之前其实是在大都做寓公的,但现在他就是与大元皇帝,大明女皇平起平坐。这个大宋皇帝其实是宋理宗亲弟弟,宋度宗亲爹,作为赵家元老级别,已经七十多的赵与芮其实也是必然选择。那些宗室都清楚这个皇帝无非就是个类似后期汉献帝的存在,最重要的就是懂事,而赵与芮在这方面记录良好。
开封。
三位皇帝并排而坐。
中间当然是大宋皇帝,这可是在大宋都城。
大元皇帝在右边,而他另一边是一万蒙古重骑列阵。
精甲曜日,旌旗如林。
但这也只是勉强维持颜面。
毕竟坐在大宋皇帝左边的大明女皇身旁是两条龙,另外她其实也带着三千明军骑兵,统帅则是吕文焕,毕竟从襄阳到这里最近,而且襄阳军团也是原本宋军战斗力最强的。至于吕文焕真没什么可说的,他对得起大宋了,虽然不能把他和张珏,李庭芝等相提并论,但也真没什么可指责他的。
另外他们也顺便来拜见岳飞,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岳家军后代。
而在三位皇帝面前,则是一帮各自随行大臣,在共同商议和约,大明方面是首辅张珏为首,大元方面则是接替阿合马的中书右丞和礼霍孙为首,他也是真金亲信,儒化派主力,忽必烈的手下目前以知枢密院兼左丞伯颜为主,但他坐镇和林,另一个重臣安童被昔里吉俘虏然后送到海都那里软禁。
同时被俘的还有忽必烈儿子那木罕,不过被送到金帐汗国软禁。
忽必烈在这边真拖不起。
金帐,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其实已经结盟在进攻他。
还有个蒙古大汗系统内部自立称帝的昔里吉集团。
剩下伊儿汗国坐观。
而大宋当然也是丞相了,这个丞相是岳飞,他也不准备再跟着杨丰,作为大宋的守墓人,他准备在这个鼻屎大小国安度晚年,但岳云接下来会跟着大明女皇,未来的大明还得需要这种猛将开疆拓土。
向南啊!
南边有广袤土地。
至于倭国,这个扔给大元了。
“三位陛下,这是和约草案,三位陛下看看,有什么需要修改的”
杨丰笑着说。
然后三位丞相分别将和约草案呈给各自皇帝。
草案内容并不复杂。
就是明元以宋金隆兴和约确定的分界线作为分界,东起黄河,西至崤山然后转向西南再以大致原本历史上绍兴和约的西部边界,当年宋军虽然在金军南下后撤出洛阳,开封,但控制着山东南部,最终议和时候金国以河南这片交换了山东。
直到金海陵毁约南下。
现在还是以这条线,但中间抠出原开封府所辖的开封,祥符两县算作大宋疆域。
明元共同保证大宋安全。
我们仨天下无敌啊!
同时规定各方边境开放,互相保证对方商旅安全,包括沿海港口,至于税收那个不会干涉,但任何情况下不得封闭边境。
这对大元有利。
他们更需要大明的商品。
尤其是粮食,实际上这段时候阿剌罕主要工作,就是突击从南方运粮。
当然,大明也需要大元的牲畜,尤其是马匹。
大宋……
大宋未来就是自由市了。
岳飞也是懂商业的,明元之间不可能真正毫无保留的互相开放边界,但宋元,宋明之间可以,所以未来开封必然是南北之间一个特殊的商业中心,这里本来就是这种定位的。
除了边界划分,还有势力范围的划分。
陆地上不用说了,南归明,北归元,主要是海上,倭国归大元征讨,剩下归大明,但大明商船不得前往伊儿汗国贸易,也不得接受伊儿汗国的商船,另外包括马穆鲁克。简单点说就是大明商船不得进红海和波斯湾,也不准接受这些地方商船的靠泊,这样大元可以通过丝绸之路,控制这个方向的贸易。这对大明是不利的,毕竟这个方向上的贸易是重点,郑和下西洋就是去那里,但女皇陛下同意了。
和谈嘛!
总不能一点不让步。
以后所有色目商船全部禁止进入大明港口。
目前大明的所有色目人同样驱逐。
大元都驱逐了,大明当然也得驱逐,而且人撵走就行,财富不能带走,不过这种和约也耽误不了贸易,无非就是在南洋交易而已。
“这才是玉宇澄清!”
杨丰欣慰地说。
三位皇帝陛下互相看了看。
“既然如此,就依着这个写吧,要用汉蒙文都写上,都写在一起,三份,咱们都在上面签名行玺,以后各保留一份作为后代依据。”
女皇陛下俨然懿贵妃附体般说道。
“如此甚好。”
大宋皇帝赶紧说。
“就依陛下吧!”
忽必烈说道。
就这样明元宋开封和约确定。
紧接着那些大臣们开始写正式的和约。
三份和约都用羊皮纸,上面内容分别用汉蒙文字书写,然后三位皇帝在三份和约上全都签名盖章,三家各保留一份,就这样明元宋议和完成,三国并存的局面确立。而接下来元军会全部从南方撤出,实际上已经在撤了,阿里海牙已经撤过了淮河,他是庭州的高昌回鹘佛教徒,不是色目,高昌回鹘一直到东察合台时候才绿化。
当然,不肯绿化的都变成埋在沙子里的枯骨了。
阿剌罕接着也会北撤。
石抹良辅会带着水师撤出浙江,不过他还得先接上李恒。
而撤回的元军会紧接着调往西域。
“国师,女皇看起来并不满意啊”
看着乘巨龙离开的大明女皇,大宋皇帝小心翼翼地说。
当然,他是替忽必烈说的。
“无妨,她只是原想一统南北,被我拦住,难免有些不满。
不过你们放心,既然已经签了和约,那她就会遵守的,若她毁约,以后回天上面子也不好看,人间对她来说无非游戏而已。”
杨丰说。
忽必烈脸色明显轻松了。
这时候和礼霍孙凑过来。
“有事就说,在国师面前还有何避讳”
忽必烈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模样,沉着脸说道。
“陛下,石抹良辅急报,蒲寿庚勾结军中色目,刺杀李恒,自称大明泉州知府,李恒之子李世安逃出后召集兵马反攻,攻破泉州,蒲寿庚一族及城中色目皆被其诛杀,蒲寿庚本人亦被其凌迟喂猪。”
和礼霍孙赶紧说道。
“和约已签,自今以后那里如何与大元无关了。”
杨丰说。
“的确,与我大元无关了。”
忽必烈点了点头。
蒲寿庚那里不可能这么快知道驱逐色目的圣旨,他就是看大元已经控制不住南方了,想用李恒的人头换大明的荣华富贵而已,就像当初他用赵家宗室的人头换大元的荣华富贵一样。不过他还是过于天真,李恒是全军撤进福建,两万元军精锐,就算他能拉拢几个色目将领也翻不了天。
李恒其实是西夏皇族,他曾祖就是西夏神宗李遵顼。
不过他部下嫡系是山东汉军。
这些人家都在北方,不可能受蒲寿庚收买,而他们只要集结起来反攻,那蒲寿庚也不可能抵挡。
他算是活该吧!
不过他就算不搞这个,接下来明军也一样要清洗泉州色目。
“陛下,有没有兴趣随我往和林”
杨丰说。
“那就有劳国师。”
忽必烈惊喜地说。
杨丰微微一笑,紧接着手中玉斧向下一划。
“请。”
他说。
忽必烈赶紧走进去。
杨丰随后进去。
下一刻他们面前已经变成了一座混乱中的小城。
他们前面是一群目瞪口呆的蒙古将领。
后者在看到忽必烈的一刻,全都愣住了,紧接着一个个惊慌地下马,混乱地跪倒在他们的大汗面前。
“大汗,您如何到这里”
为首的中年将领诚惶诚恐地说。
“快,都拜见国师,国师,这就是伯颜。”
忽必烈转头说。
伯颜等人面面相觑,不过既然大汗发话,他们还是赶紧向杨丰行礼。
“你们这是要去何处”
忽必烈说道。
“禀大汗,脱黑帖木儿率军南下进犯和林,臣等正欲迎战。”
伯颜说。
“脱黑帖木儿巢穴何处”
杨丰问。
伯颜犹豫一下。
“说,国师与我一体。”
忽必烈说。
“禀国师,脱黑帖木儿巢穴吉里吉斯,汉称谦州,因谦河流经其地,距此处数千里,且群山与森林环绕。”
伯颜赶紧说。
杨丰看了看忽必烈。
“陛下,可有兴趣御驾亲征”
他说。
“有劳国师。”
忽必烈笑着说。
杨丰笑着举起玉斧,再次划开一道空间裂隙。
忽必烈立刻接过旁边将领递上的缰绳直接上马,然后拔出刀向前一指……
“诸将,随我扫荡叛逆。”
他喝道。
还没等惊愕中的伯颜阻拦,他就已经冲进裂隙,伯颜吓得赶紧上马,毫不犹豫地招呼部下,然后紧接着也冲进了裂隙,后面众将和骑兵们,一片混乱地冲向前,恍如一道收束的激流般涌入裂隙,后面的更是看傻了,全都在目瞪口呆地看着。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这道裂隙好像可以膨胀,一名骑兵可以通过,两名骑兵也可以通过,三名还可以……
它好像没有数量限制。
紧接着冲进去的,就变成了骑兵的洪流。
“你,留守和林。”
杨丰指着一名也要带兵跟着冲进去的将领喝道。
后者立刻醒悟。
他赶紧向国师行礼,然后指挥部下准备防御。
而骑兵的洪流一直不停,甚至持续半个多小时,杨丰才最后一个进入,而此时他面前已经是杀戮的狂欢,吉里吉斯就是唐努乌梁海,或者用辽金时候的汉语名字谦谦州,谦河就是叶尼塞河上游。这片地方是忽必烈侄子脱黑帖木儿占据的,他是昔里吉这场叛乱的主要合伙人,这时候他们这个集团,实际上已经多次被伯颜击败,但游牧部落,只要巢穴不毁就随时卷土重来。
他占据吉里吉斯,窝阔台系的脱忽占据按台山也就是阿尔泰山以西,昔里吉占据阿立麻里。
此外还有跟他们一伙的瓦剌。
大致上就是我大清时候葛二蛋集团的地盘。
而现在,直接从空间裂隙杀出的忽必烈,带着他御驾亲征的大军,正如同一群饿狼冲进羊群般,冲进了因为脱黑帖木儿远征和林而失去保护的部落。那些老弱妇孺惊恐地尖叫奔跑着,在元军精锐地砍杀中倒下,美丽如画的唐努乌梁海草原上,全是疯狂地杀戮,死尸不断倒下,鲜血染红草原。
忽必烈甚至亲自砍杀着。
他在砍下一个和他差不多年纪的老家伙脑袋后,兴奋地停在杨丰面前。
“国师,若不是国师恩赐,我如何能有今日之乐,我好快活啊!”
他开心地就像个孩子。
紧接着他催马冲向一个逃跑的半大小子,直接一刀将其砍翻。
后面伯颜一头冷汗地紧跟着,虽然大家是以精锐来虐菜,理论上不可能有危险,但这种事情不能大意,这他玛是大汗,而且大汗也不小了,实际上大汗都六十多了,别说砍人,就是一不小心掉下马也很可能驾崩。
当然,阻拦大汗也不行。
没看他都快乐的像个孩子,这时候阻拦他,他记你一辈子的仇。
杨丰淡定地找了个树桩,从方天画戟里面取出茶具优雅地泡茶。
开水……
方天画戟里属于状态恒定,里面放一壶开水,就是过一百年,它也一样是一壶开水。
沏好茶的杨丰,坐在树桩旁,靠着后面一块石头,坐在草地上,就那么悠闲地用小茶盅喝着茶,看着前面恍如人间仙境般的风景中,那人间地狱般的杀戮。
“夫复何求,夫复何求啊!”
他很快活地举着茶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