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储君扫天下风正竹轻
第130章 奴城?(第2页)
整个绛城,都好像是文道之下的附庸,哪怕是贩夫走卒 ,商贾贱民,流氓乞丐,也都千方百计,拼尽一切的去接近读书学问,从而让自己或者家族,逆天改命。
按理说,如此学风,绛城之人这般崇尚文道,就算是不能真正的成为大才,但至少也能通过读书,在大晋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才对。
毕竟,这个时代,读书识字之人,真的不算多,但凡能看的懂文,写的了字,再不济,也可当个账房和写字先生吧!
可问题是,充斥在绛城之中的所谓文风学风,可不是正儿八经的圣人学问,而是文道家族们,刻意而为的愚弄百姓的手段啊!
是,你从表面上看,哪怕是个衣不蔽体的乞丐,他的身上,都能掏出几块竹简 ,各家各户,也都供在神位上的竹简书籍,可当你真的要了解之后,你才会发现,这所谓的文风昌盛,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乞丐身上的竹简,虽然也刻了字,但笔画随意,根本就没有字形,更多的像是随意堆叠在那里的枝杈,与其说是乞丐学字,还不如说是其为了融进绛城,自己任意镌刻的罢了。
至于百姓们供奉的,其实也都差不多,或是他们自己所刻,或是一些书生学子的随意练笔之作,更有甚者,由此还诞生了一种叫做授书郎的职业。
专门拿贵族世家之人的一些练笔,再或者干脆就是买书之人的肆意涂鸦,略微的包装一下,再请个文士大才帮忙站台,便可在这绛城之内,赚的盆满钵满。
整个绛城的文道学风,极度压抑,甚至都到了变态的地步,整个城内的一切,皆有文道世家把控,就连朝廷官员,也都全部出自于文道世家。
这里,与其说是大晋的地方,还不如说,这所谓的绛城,乃是文道世家圈养的牲畜之所。
律法,制度,在这里都不过是一个笑话。
所有的一切,都以文道之力为准,出身文道世家,便天生的高人几等,若是再有几分才名,便能在这绛城之内,纵情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