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征骑着野猪
第10章 杨文熙(第2页)
没有大灾,而且还轻徭薄赋,而且杨烈上台之后,还下达了一个惠民政策,因为在他上台的时候,江东属于蛮荒不毛之地,为了让这个地方的百姓们,日子过的好起来,他下达了一个二十年不征收江东徭役的命令,同时时不时的把江东收上来的税,在返还回去,用来建设江东。
同时对于江南地区,虽然没有免除徭役,但是对于其税收十之取一,九之返还,从而用来建设江南,给予百姓们恩惠。
意思就是十两的税收,他只要一两,剩下的九两还回去,合理地规划,用来建设江南地区,同时给予百姓们,一定的恩惠。
在这两项政策之下,大周帝国本来处于不毛之地的南方,也逐渐的好起来,人口有着明显的增长,同时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地得到了提高。
所以杨烈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个仁君,深得百姓们的心……是难得一见的好皇帝。
杨烈对内,可以说是采取的一系列的仁政之策,而对外,同样采取的是分化怀柔政策。
也就是分化北方游牧民族部落,让其无法完成统一,另一方面,给予其互市,相互贸易,同时也给予其恩赐,让北方的游牧部族们,也逐渐的不那么贫困,当然对于一些不听话的部落,则采取拉拢其敌对力量,打击其。
但是他从不派兵出征,对外,不采取入侵的军事行动,主要以政治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而在军事上以防守为主。
在他看来,战争是劳民伤财的,是死人的,既然大家都能活的好好,为什么要开启战争,打破这难得的和平呢?大家一起生活,岂不是美哉之事?
也是因为如此,北方并无大规模的战乱,只有小规模的袭扰……
简单而言,北方大部落,他们是不与大周帝国开战的,毕竟杨烈对外的恩惠政策,是没有到小部落身上的。
虽然互通贸易了,但是小部落没有资源,对大周帝国只有入,没有出,简单而言,就是与大周帝国做贸易,他们没有东西可卖于大周帝国,而大周帝国的东西,却是他们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