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清穿四爷的格格(37)
避孕在大清,属于妥妥的打脸作死行为。
罪不容诛!
再说人家是真有皇位要继承。
有就生下来呗,好在任务已完成,无后顾之忧,万事不惧。
多活一天赚一天,她也要慢慢开始收集带回去的物资了。
换个角度想想,多生一个也挺好。
弘昭兄弟多些好抱团,不然她也担心历史的惯性,万一兄弟少再斗不过那个心机男孩可就是要命的事儿了。
为什么这么想呢?
还不是和硕怀恪公主按着历史的脚步依然死在了康熙五十六年。
难产死的,一尸两命。
她可是提醒过四爷的,可该死的历史惯性,人力不逮!。
生活就像拆盲盒,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盒子里装了些什么,唯有未雨绸缪,方能在风雨来临之际处变不惊。
顾七七终于在内院安心养起了胎,有空教小包子画画,认识各种卡片。
汤圆也跟着来圆明园上课了,身后还拖着一串大儒老师。
四爷为汤圆的教育问题费尽心思。
找的老师都经过反复筛选,除了要有学识,思想僵化的通通不要。
专挑精明、灵活、圆滑,城府深的老师,希望汤圆有样学样,千万别像七七一样单纯。
汤圆没有什么理科天赋,顾七七只教了他一些基础理论知识,懂得基本原理,不至于被外人糊弄即可。
四爷刚搬到圆明园办公,就先给戴梓洗刷了冤屈,又册封他为军械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吏属兵部,正二品大员。
大家都摸不着头脑,这是个什么部门?
倒是没占他们原来的位置,先看看再说,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
这些年戴梓虽然没有回京,但是在盛京一直被四爷照顾的很好,好药不要钱似的给他养身体。
不提吃穿用度了,研究经费要多少有多少,只有一个条件,好好做热武器研究。
四爷还提供了部分图纸,最后,成果喜人。
炼钢炉在去年就升级了,热武器可以按流水线方式量产了。
去年红薯大丰收,有那二五仔地方官暗中搞鬼,也被四爷强大的情报网给早早收拾了。
结果非常惊人,报纸连续报导一个月,农民都意识到了新的高产作物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不用再挨饿,都能吃饱饭,所以接受良好,想着明年自己家也能种上就更好了。
今年还有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强制废除裹脚和近亲结婚,尤其是表兄妹之间。
其实大清一直建议废除裹脚,可是汉人就像被裹了小脑似的,上有政策下有对政策。
四爷也不跟那些酸腐文人正面抬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