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烧制釉陶和砖瓦

华夏刚好和云州来送物资的队伍在城门处相遇。

 “这次都是什么东西”。

 “回大首领,铜五百斤,铅五十斤,食物五千斤,皮毛两千张,还有一些其它的东西”。

 听到铅的时候,华夏突然想到,前些天梁汇报的,现在很多部族都会制陶了,陶器的交换越来价格越低,也越来越少,陶开始积压了。

 当时还告诉梁,不用担心,有办法解决,不单不会积压,还会让陶交换的价格更高。

 干旱和春天的耕种一直在忙各种事情,就给忘了,现在一下又提醒了华夏。

 华夏前世家里就是烧陶,是用一种胶泥烧的,而且是釉陶,釉就是用的铅烧的。

 倒是想烧瓷器,可是一直没找到高岭土,高岭土以外的材质就不知道了。

 华夏一直的观念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己只负责唤醒他们,让他们有发明创造的思考意识。

 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而不是什么都要自己做完,只在关键的时候加以指导和引导。

 第二天就把制陶的工匠召了过来,要让他们跟着学习釉陶烧制的每一个步骤。

 先让铁匠做了一个直径有三尺的大锅,这个难度有点高,用了几天时间才做成,而且还比较厚。

 支了个灶台把铁锅架上,要先把铅融化,铅融化后,由于铅的密度很大,杂质会漂浮在上边,先把杂质用铁铲去除。

 然后继续加热,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升高,铅水会逐渐变成固体状,这步叫做炒铅。

 等铅水全部变成固体粉末状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

 从新架起一座石碾,把炒好的铅进行碾压,让铅变的更加细腻,用细密的滤布筛出粉面,把颗粒再次碾压。

 这步用马或者驴拉碾就行,有人负责看着,不时的把碾到边缘的铅,向里铺摊一下就行。

 告诉族人碾铅的碾盘,不能用来碾压其它的物品,特别是食物,现在的铅是有毒的。

 然后再把细腻的铅面进行淘洗过滤出杂质和细小的颗粒,调和到合适的浓度。

 就可以给晒干或者烧过陶坯和陶器上釉了,上了釉的陶坯要先晒干,然后就可以装窑烧制。

 剩下的就和烧陶器一样,等到陶坯烧至大红再到有通透的感时,就可以封窑保温了。

 龙城烧陶的窑比较小,现在又是用煤炭烧,一天两夜就可以封窑,这一不工匠非常的熟悉,就不用华夏过问。

 烧窑看火候,封窑保温到开窑,这些都不用华夏过问,开窑时华夏前去观看。

 烧制的很成功,靠近火门的陶器颜色较深,承枣红色,最后边的颜色较浅,承橘红色,就和前世农村盖房的琉璃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