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世子?我让徐凤年当去琅琊君
第77章 真假参半落子意,浑水摸鱼待风雷
接下来的几日,伴读居内,一派“温馨和睦”。
徐锋继续滴水不漏地扮演着他的角色。
一个对凭空出现的绝色侍女“日渐倾心”、“依赖渐深”的病弱质子。
他会在看似随意的闲谈中,不经意地吐露几句北凉的风土。
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令人心头发软的乡愁。
也会在翻阅那些无关痛痒的“家书”时——实则经过影阁加密处理的普通信息——故作烦恼。
抱怨几句北凉内部所谓的“人事倾轧”。
或是看似担忧地提及某些边防区域的“军备废弛”。
他抛出的每一条“信息”,都经过【万物洞悉】的推演和筛选。
七分真,三分假。
虚虚实实,真假难辨。
比如,某支边军确实换防了,但路线和时间都做了手脚,指向一个过时的、无关紧要的方向。
比如,某位北凉将领与同僚不睦,确有其事,但被他添油加醋,渲染成几乎要火并的程度,实则不过是军中常见的意气之争。
更有些纯属捏造,诸如某处粮仓守备的“致命漏洞”,或是某位封疆大吏对父王徐骁决策的“私下腹诽”。
这些碎片化的“情报”,如同精心打磨过的诱饵,被他漫不经心地散落在玉奴面前。
每一颗,都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引人探究。
玉奴的表现,堪称完美。
她依旧是那个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侍女。
对徐锋的“抱怨”与“倾诉”,永远报以最恰当的同情与安慰。
不多问一句。
也从未对这些涉及北凉军政的“秘闻”流露出超出侍女身份的好奇。
然而,徐锋的【万物洞悉】,却能穿透她温婉的表象。
捕捉到在她为自己斟茶、整理衣物,甚至在夜阑人静、垂首守夜时,那双柔美眼眸深处,一闪而逝的审视与精光。
她像一条最灵敏的猎犬,小心翼翼地拾取着他故意遗落的每一块“面包屑”。
收集信息的方式,愈发隐蔽,也愈发频繁。
徐锋甚至通过【万物洞悉】的感知,察觉到王府外围的变化。
那些看似寻常的杂役、小贩,乃至定时巡逻的禁军士卒,面孔更换的频率,悄然加快。
偶尔,还会有几缕陌生的、刻意收敛却依旧瞒不过他感知的气息,如同鬼魅般在暗处一闪而逝。
皇后赵稚,显然不是那么容易被糊弄的。
这位深宫妇人,手段远比她表现出的温和要狠辣得多。
玉奴送回去的“情报”,她并未全信。
她在加紧试探,动用了更多的暗子,试图从各个角度,撕开徐锋那层病弱无害的伪装,窥探其真实的底色。
究竟是真病弱,还是假藏拙?
徐锋对此心知肚明,甚至有些乐见其成。
正好。
让皇后的注意力,牢牢锁定在这些他精心炮制的北凉“内幕”上。
如此一来,她自然就分不出太多精力,去关注太安城内真正搅动风云的暗流。
这也给了他暗中行事的绝佳掩护。
这几日,太安城的气氛,如同暴雨将至前的沉闷天空,愈发压抑。
兵部尚书顾剑棠与镇北将军卫温的争斗,已彻底从暗处走向台前。
不再是流言蜚语,不再是暗中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