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竹林新讲,革故鼎新(第2页)

 赵灵儿剑尖轻挑,十二枚算筹化作流光没入水中。

 当第一枚刻着"格物"的铜版浮出水面时,东南方传来竹笛破空之声——那是璇玑院特制的传讯竹筒,筒身七十二个气孔正在演奏《考工记》的篇章。

 桑梦洁枯瘦的手指突然抓住李天辰的腕甲,老人浑浊的瞳孔里映出磁粉星图:"王爷可听过'天冲之象,当现于革故鼎新之时'?"他怀中的《论语》突然渗出墨汁,在青石板上蜿蜒成从未见过的水利图——正是昨夜老院长用最后气力刻下的秘本。

 暮色深处传来磁石共鸣的嗡鸣,赵灵儿的青铜司南突然指向桑梦洁的胸口。

 当最后一线天光消失时,众人惊见老儒生的白袍上浮现出与璇玑院学员名册相同的蓝光篆字,而溪水中漂浮的铜版,不知何时已拼成半部《墨经》残卷。

 (接上文)

 暮色中的磁石光路忽然明灭不定,溪水中漂浮的铜版发出低沉的共鸣。

 李天辰望着青石板上逐渐成型的《墨经》残卷,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竹简落地的脆响——竟是桑梦洁的弟子将手中经卷抛入溪流。

 "师父,您看!"那书生颤抖着指向水面。

 浸泡过磁粉的竹简在月光下浮出淡金纹路,原本誊抄的《春秋》竟化作《天工开物》的机关图。

 七八个蒙童早已围住赵灵儿抛出的青铜算筹模型,正用铜盆积水驱动齿轮,竹影摇曳间竟映出璇玑院的水力纺车虚影。

 桑梦洁踉跄着扶住湘妃竹,灰白长须被磁石光路染成幽蓝。

 老人袖中忽然滑落一卷泛黄绢帛,赵灵儿眼尖,剑穗轻抖间已用磁粉将其定在半空——那竟是失传百年的《鲁班秘录》,帛书边缘还残留着焦痕。

 "房相当年...竟将秘典混入经史子集..."老儒生颤抖的手指拂过磁粉幻化的齿轮投影,浑浊的瞳孔映出二十八个蒙童膝前铜盆。

 此刻每个水面都倒映着不同的机械结构,有书生蘸取磁粉在青石板上描摹,墨迹竟自行流动成完整的机关图。

 李天辰忽然解下玄铁腰牌掷向半空,磁石光路瞬间暴涨三丈。

 赵灵儿默契地挥动剑鞘,十二枚算筹化作流光融入光幕。

 当青铜碎片在磁力牵引下重组为可转动的浑天仪时,东南角传来竹笛破空的清越声响——那是璇玑院特制的传讯机关,七十二孔竹笛正演奏着《九章算术》的韵律。

 "诸君可愿随本王试演此物?"李天辰突然扯开衣襟,胸前的星宿图纹与浑天仪投影完美重合。

 他指尖轻点铜盆水面,磁粉幻化的齿轮组突然实体化,将桑梦洁案头的香炉托举半空。

 青烟凝成的"革"字化作三十六枚篆字,绕着浑天仪缓缓旋转。

 赵灵儿忽然轻笑出声,剑尖挑起溪水中漂浮的铜版。

 当刻着"格物致知"的青铜片嵌入浑天仪缺口时,整片竹林突然响起编钟般的共鸣。

 二十八个蒙童的铜盆同时泛起涟漪,水面倒映的已不是竹影,而是长安城百工坊的琉璃窑在夜色中流转的瑰丽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