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教改功成,圆满之章(第2页)
当朝长公主执起孩童拼写的活字版,磁粉突然在她掌心聚成传国玉玺的虚影:"本宫倒要看看,谁敢阻我大唐文脉重生。"她广袖轻挥,太常寺檐角的磁珠应声炸裂,紫色毒雾还未升腾就被磁轨吸入地底。
陈祭酒踉跄后退时,赵灵儿的剑锋已挑飞他五人的官帽。
磁粉在空中勾勒出他们私吞玉髓的账目,每一笔数目都化作粟米落入孩童的布袋。
"这些本该是造磁轨的玉髓。"李天辰拾起滚落脚边的翡翠算珠,轻轻按进女童的水运仪象,"现在它们能让十万蒙童看懂《齐民要术》。"
子夜钟声再响时,满城磁轨突然发出龙吟般的共鸣。
赵灵儿按着嗡鸣的剑柄,看见最后一丝紫烟消散处,李天辰正将磁符印在长公主展开的《贞观政要》扉页。
月光穿过磁力楼阁的缝隙,在她剑穗上凝成颗颗露珠。
磁轨渐次熄灭的幽蓝光晕里,李天辰的蟒袍仍流转着星芒。
赵灵儿忽然发现他后背官服裂开细缝,露出昨夜被袖箭擦伤的血痕正在磁粉作用下缓缓愈合。
她握剑的手无意识收紧,剑鞘上缠绕的磁丝不知何时已与对方腰间玉坠的流苏缠作同心结。
(接上文)
磁轨残余的蓝光在赵灵儿指尖跳跃,她望着李天辰蟒袍上流转的星芒,忽然想起三更时分他独自修补磁轨的背影。
当最后一粒磁粉坠入青石板缝隙,她已飞身扑进那个还带着硝烟味的怀抱。
"王爷的伤..."她的声音卡在喉间,鼻尖蹭过对方衣领的磁石搭扣。
李天辰的蟒袍突然发出齿轮咬合的轻响,二十八宿暗纹竟在她脸颊贴上的位置亮起柔光。
远处传来太学生齐诵《天工格物篇》的声浪,将他的轻笑震得支离破碎:"赵姑娘这般热情,倒比西域的磁暴还要凶险。"
他们脚下的青石板忽然裂开蛛网纹路,改良版水运仪象台破土而出。
三百枚磁石活字悬浮空中,将《齐民要术》的农耕术投射在云层。
赵灵儿正要后退,却被李天辰揽住腰肢踏着磁阶跃上仪象台顶端。
长安城在他们脚下铺展,十二条磁轨正将改良农具送往各州,金铁交鸣声里裹挟着蒙童们清亮的读书声。
"看东南角。"李天辰忽然咬破指尖,将血珠弹向太常寺方向。
血珠在磁力牵引下划出赤色弧线,撞上礼部密库飞檐的刹那,整座长安城的磁轨同时亮起靛青色光芒。
十万卷新式教材从地底升腾而起,书页间飘落的磁粉在半空凝成"格物济世"四个巨字。
朱雀大街突然传来轰鸣,三十七架改良织机破开石板。
赵灵儿看见那些曾经围着檀木车雀跃的孩童,此刻正操纵磁力梭子织出星图纹样的锦缎。
最年幼的女童捧着《算经十书》跑向水运仪象台,书页翻动间竟飞出磁粉凝成的粟米计数。
"王爷!
陇右道的磁轨渠..."羽林卫的嘶喊被磁暴声吞没,李天辰蟒袍上的星宿突然脱离衣料,在空中拼出万里之外的疆域图。
赵灵儿长剑出鞘三寸,剑锋映出敦煌石窟外新垦的棉田——磁轨牵引着八百架自动耧车,正在龟裂的土地上播种耐旱黍米。
太学宫方向突然钟鼓齐鸣,五层磁力楼阁拔地而起。
三百博士手持改良浑天仪登上观星台,二十八宿的投影与李天辰蟒袍暗纹完美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