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书法
西梁皇室后人萧铣在当初宇文化及和李渊争霸之时就一直潜伏。
萧铣过世后其后人萧鼎站了起来,联合各路隋末势力起兵,一时间各地烽烟四起,萧鼎抢先杀进长安,夺了天下,开创新王朝。
隋朝共计37年,姜朝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55年,依靠的就是经济。
姜朝所属子民家底丰厚,物质丰盛,不得不说这姜殊也是一代帝王,给姜朝多点时间必将站稳在中华大地上。
萧鼎称帝并未恢复梁朝名称,而是立志挣脱束缚,打造盛世,新朝称华朝。
时至今日,安元五年,华朝已是第三代皇帝萧弘在位。
徐文俊收回心思,下笔,一个气势磅礴的“华”字落于石板。
盛唐没有了,多了个姜朝,按时间上算现在属于唐中期,按经济像是结合了唐宋。
政治文化是徐文俊最为关心的,华朝初建用各种方式收编了原隋末各地势力,早已经内外止战,天下太平,武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动乱了数十年,本来武风鼎盛的华朝因为和平逐渐武风渐弱。
萧鼎刚建华朝文人凋零,朝廷无人可用,于是建立举荐制度。
各地官员可举荐品行端正,才学出众的官员,名士,学者入朝为官。
除了举荐制,萧鼎同时也开启在隋末就断了的科举,如果说举荐制是精英人才入仕的捷径,那科举就是普通百姓入仕的阶梯。
两种入仕途径使得天下文风昌盛,各地文会频出,诗词不绝,文人只为博一鸣惊人,引官员举荐。
科举之路也人满为患,每年仅取不到200人,科举制度又不完善,都不用糊名,有名声之人自然更得考官青睐。
总之一句话,武将不缺,文人入仕就要有名声,会造势,你是一地风云人物那自然平步青云。
武风渐落还未全落,文风渐盛也未全盛,刚好在这个时期达成了一个平衡。
徐文俊再度在石板上写下两个字“求名”。
文人建立名声不外乎书画,诗词,学问,其中又以书,诗最为大众接受。
无数文人都希望哪天灵感乍现,偶得一诗,引无数人惊叹,自此一诗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