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师宴

终于到了拜师宴这一天,徐文俊一大早穿的十分喜庆,钟承志和李毅然两人陪着他站在不归楼门口迎客。

 府学来的学子徐文俊打好招呼就由两人带上二楼包间招待。

 有因独孤月身份而来的大儒,就由徐文俊亲自带到大厅先陪着独孤月就座,等待拜师宴开始。

 “恭喜独孤公再收佳徒!令徒得您教导,必然声名远扬!”

 一位有些发福的老者向独孤公恭喜道。

 这是庭州一位有名的大儒名叫董德元,自号无竹居士,诗赋上的造诣很不错,诸多名篇流世,官途却不怎么样,回庭州后喜欢收徒,门下弟子众多。

 “独孤公收了庭州「神童」为徒,令我等眼馋啊!”

 说这话的是松风先生顾明廉,一位隐士,着有极其有名的《秋山夜赋》,平时难得露面一次,这次还是徐文俊持独孤月的拜帖才将他请下山。

 到场的另外还有徐文俊见过的冷梅居士樊布良等一众名士大儒,这都是今日请来见证独孤月收弟子的宾客。

 “承蒙诸位于此,共鉴老夫纳徒之事,不胜感激。”

 独孤公抱拳行礼,笑容满面。

 不归楼大厅高台上张挂着《论语》选段等跟进学有关的书画,四角置放着象征君子品德的梅兰竹菊盆栽。

 用来拜师的老师座椅于最上位,以锦缎铺陈桌椅,锦桌上摆放着几小碟精致茶点以及古铜香薰。

 台中设香案,上置文房四宝、儒家经典等物,寓意今日举行的是拜师宴。

 严格来说今日是拜师宴及加冠礼,独孤月会在今天拜师后为徐文俊加冠。

 华朝学子一般在十八岁左右加冠,因家族而异,越是富贵家族,越是加冠的早,农家子即使考了科举,家族没有德高望重之辈,也没有拜师,二十多岁还没加冠的也比比皆是。

 吉时已到。

 朱刺史身着华服登上了高台,他是今日的赞礼官,赞礼官必须是德高望重之辈,若是徐氏族长在此,赞礼官本因是族长,现族长不在庭州,徐文俊就拜请了朱刺史来做拜师宴的赞礼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