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拉拢(第2页)

 “徐文俊不光是心思细腻,更是足智多谋,利用普济寺僧人设下圈套,让萧铭露出马脚,这才证据确凿,更是凭此一举将江南府的佛门败类肃清。”

 徐文俊听到此处心里“咯噔”一下,刚刚钟承志将普济寺参与的情况一句话带过,太子殿下却知道的如此清楚。

 但现在容不得他细想,面对公主和太子的夸赞,他谨慎回答。

 “当不得太子殿下和安阳公主和夸赞,很多时候都是机缘巧合,况且为朝廷出力也是华朝学子的应尽之义。”

 太子看来心情不错,脸上笑容越来越多,看着两人尽是欣赏。

 “前几天听说徐文俊在国子监文会一首《望岳》一举成名,故今日孤来到公主府说起此事,公主也想见见能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才子,这才将两位请来一见。”

 徐文俊鞠躬说道。

 “学生谢过安阳公主和太子殿下厚爱,实在惶恐。”

 太子依旧语气温和。

 “前面说过对你们两人的奖赏暂时还不便发放,但有件事却可以提前告知你们。”

 两人有些疑惑的看向太子,就听到他继续说道。

 “此次科举,你们俩若是有意留在京城,便可以留在京城,也定然会派个合适的官职。”

 徐文俊不置可否,他对于分配何官职并没有太大的想法,正常科举完通过吏部的铨选,贡生们都会派到各府的县城去就职,然后再一步一步升上来,只有极少数有关系的会留在京城分配个小官。

 钟承志却有些着急,他知道这时候必须要说出来,免得到时候木已成舟就麻烦了。

 “多谢太子殿下,学生打算科举完去到边关历练,我钟家男儿都是向往战场,这从戎的决定也是和家中商量过的。”

 他其实这里撒了个谎,好不容易族里出了个文人,家族的意思是希望他能走文途,族里已经有两位折冲都尉,如今华朝又有文盛武衰的趋势,有文官在朝廷说话当然更稳妥。

 太子听完此言并没有感到意外。

 “你钟氏一族多立军功,你向往沙场可以理解,既然如此,孤也不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