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成本(第2页)

 这是比较耗费时间的,耗费时间人员闲着,无疑会增加人工成本,徐文俊进行了改良。

 沤浸之前,先对原材料进行初步的破碎、切割,比如将较长的麻类纤维或树皮切成较短的小段,然后正式开始沤浸。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沤浸地点,一个宗旨就是阳光充足、温度高,加快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速度,加速发酵分解。

 然后加入适量的草木灰或石灰,碱性可以起到加速杂质分解,使纤维更容易分离。

 再就是要定期搅拌原料,使原料与水和微生物充分接触加速发酵过程,防止原料局部堆积导致沤浸不均匀。

 这几种方式处理下来,麻类最快可以20 - 30天左右沤浸好,树皮类1 - 2周,竹子大概2 - 3周,其他材料用的时间更短。

 如此一来,原来造一批纸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可以缩减到一个月之内。

 毕竟造纸主要就是沤浸耗费了时间,后面的工序几天可以完成。

 沤浸完,开始正式制作纸张。

 先是蒸煮,把沤浸后的原料与石灰混合高温蒸煮,这个也要个三天左右的时间,然后就是舂捣,将蒸煮后的原料舂成泥状或碎末状。

 接着打浆,把舂好的原料放入水槽搅拌成纸浆悬浮液,然后抄纸,用竹帘从纸浆悬浮液中舀取纸浆并初步成型。

 最后就是压榨,将抄好纸的竹帘倒扣在木板上挤压水分,使纸张初步定型,每次压榨时间约几分钟,根据纸张的厚度和含水量要求,可能需要多次压榨。

 等纸张干燥好,整个造纸流程就制作完成了。

 如今气温正合适,第一次试验花费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纸张就已经制作出来,一切都在徐文俊的预料之中。

 因为是混合原材料,仅用了少量的麻类,成本极其低廉,以后会慢慢加大竹子作为原材料的比例,纸张的质量会更加提升。

 覃嗣同在造纸厂忙乎了一个月没回过县城,整天盯在这里,每个环节都要亲自参与,人都憔悴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