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家人

山南府递上朝廷的文书详细说清楚的徐文俊改良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虽然造纸术没有详细说明,但印刷术说的清清楚楚,并附上了一副印刷字模。

 这两种技术的改良包含的意义但凡有些眼光的都一眼能看的出来。

 萧弘得知时脸上表情不变,微红的脸色和颤抖的双手却暴露了他的内心。

 多年来他最希望的就是打破权贵们对于朝堂的垄断,即使强硬如他,面对有些事情也毫无办法。

 如今,这两样的改良让他看到了希望,这无疑会将他打破权贵垄断的进程加快不少。

 权贵对于朝廷的垄断无非就是牢牢把控着进入官场的入口,没有科举制之前想要打破阶层,必须要获得上层的推荐进入官场,这样进来的新贵也自然会同化。

 历代君王刚成立时都是倚靠当时的权贵,等到国家稳定自然受不了权贵的垄断,打破垄断又是皇帝们最想做到的事情。

 隋朝出现了科举制,但依旧没多少改变,当时的选官基本还是倚靠举荐,上升通道依旧在上层手中。

 到华朝时科举制经过改良已经劈开了一条缝隙,穷人们总算挤进来了几个,偶尔可以从这条缝隙中一窥上层的生活。

 这终究还是不够的,并没有对大局造成太大的影响,也许会想随着时间慢慢会有好转,但多久算久,后世到了清朝,发展成近乎变态的八股文也没改善多少。

 萧弘想要做出改变过,努力过,但权贵们平时无所谓,你皇帝说了算,涉及到损伤根本利益的政策,绝对不会让步,这不是皇帝通过强硬可以改变的,除非你不在乎国家的稳定。

 权贵们对于官场的垄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知识的垄断,穷人们读不起书,不认识字,自然没人来觊觎官场上的位置,不认识字,没有见识和眼光,才会安心待在底层被剥削。

 现在希望终于来了,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改良将穷人读书的成本大大降低,这必然会导致读书人的剧增,量变必然产生质变,官场上的底层出身的官员也就自然而然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