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石碑(第2页)

 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会记入县志,以供后人可以查阅的到。

 现场的乡绅一片和气,看着石碑上各自的名字,互相恭维着,暗暗里却又不少人在较劲了。

 因为这次募捐不少乡绅都获得了进入县学的名额,家中子孙早已经进入了县学就读,这马上还会有朝廷嘉奖的公文下来,现在名字还被记录在案,供后世谨记。

 这么多好处,当初多捐点银钱拿个第一也不亏啊!

 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是不是也考虑下把排名往前挤挤,不少乡绅富户心里在暗暗考虑着。

 石林县经常会发大水,百姓们都已经习惯,一到七月都会提前准备好随时逃难,也算是有了些经验了。

 如今,随着堤坝修好,每年洪水来时再也不用这般提心吊胆了,甚至乡里的沟渠,好多危险的地方也已经用水泥修好。

 “徐大人真是个活菩萨,这才来到石林县不到一年时间,为我们做了多少好事了。”

 “这堤坝可是功在千秋啊!以后的子子孙孙都会记得徐大人的功绩。”

 徐文俊对于修堤坝格外重视,隔三岔五的就到处检查,整个修建过程他全程紧跟,杜绝出现丝毫纰漏,直到修好之时,徐文俊每段堤坝都熟悉的很。

 堤坝建成这等重要的日子,按说县令大人定会来到现场,与民同庆,更何况他在堤坝上付出了这么多精力,可徐文俊愣是没来,交给了肖县丞出面带着百姓一路视察堤坝。

 至于徐县令,堤坝已经修好,验收也没问题,那自然就可以放一边了,于是他来到了建筑工地上,接下来,修好这栋楼房才是最迫切的事情。

 楼房只要地基打好了,搭建主体就快了,如今一层的墙体已经修好,今日正是架预制板的日子。

 是的,预制板,徐文俊在没用钢筋的情况下也做出了预制板,用的是竹筋来代替。

 各方面的效果自然会差多了,但徐文俊暂时只打算修建三层小楼,即使是竹筋预制板,也是够用了。

 等到三层楼房主体建好封顶,没用多久,徐文俊看着用了大量水泥的楼房,平整的地面,洁白的墙壁,有些恍惚是不是回到了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