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商业(第2页)

 徐文俊还曾经交待过要提高不归酒口感,可惜酿酒厂的人也没空研究。

 在江南府和山南府就更不用说了,不归酒完全垄断高端酒的市场,还需要按量配送,你拿着银子想多买点不归酒也没货。

 酱油和不归酒是通达商行最大的现金流,但养殖场的收入也不容忽视,养殖场受限于和风险,发展的没那么迅速。

 毕竟这时代的养殖是以年为单位的,百姓的接受度还没彻底提起来。

 而通达商行的养殖场受限于规模,每年只能出栏肥猪有限。

 这还是徐文俊制定的大概半年,猪达到一百大几十斤就要宰杀,这才一年能出两次栏。

 养猪发展的最好的地方还是江南府,徐文俊的基本盘,其他地方,全民养猪的时代还需要几年的发展。

 而种植棉花的全民化,徐文俊联合四大布商在不计成本的尽力催熟。

 从去年年前一直到今年,四大布商努力在做着这件事。

 北方不少的地方都已经和当地衙门达成了收购协议,这事情还多亏了楚王在中间斡旋。

 萧宁知道圣上给徐文俊的任务是商业方面,眼见山南府的商业欣欣向荣,一步一步好转,心中由衷高兴。

 徐文俊任务完成的漂亮,必然会被圣上重用,不出意外会被调入京城负责商业这一块。

 再一个,通过徐文俊,楚王府参与的商业全部赚的盆满钵满,萧宁如今的身家已经在华朝排的上号,虽然这事情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

 要不然他也没这实力在全华朝推行水泥路的修建。

 山南府的赋税在通达商行的各种商业介入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已经比以前的赋税翻了一倍不止。

 而徐文俊来了山南府就职后,知道达到圣上给出的要求要达到还不行,所以他才又推出了造纸厂和房地产计划。

 有这两项加持和今年下半年的棉花收获,达到圣上的要求就没问题了。

 造纸厂进入了正轨已经不需要操心,房地产也在进行中,水泥厂暂时供不应求,等待发展还需要后续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