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示敌已弱(第2页)
太平岭军营中。
晏羽带着第二、第三哨一众将领,围着沙盘。
晏羽率先说道:“丁河山,先说说铜鼓营官军情况吧!”
“是!根据侦察小队消息,铜鼓营共出动2600多名官兵,其中带甲兵丁300余人,弓40余张。”
“那些没有穿甲的官兵,情况如何?”
“都是佃户临时组成,老弱占了大半。”
“也就是说,我们主要面对的,就是那300余名带甲官兵了。”
“应该是的!”
“他们辎重骡马多吗?”
“多,有骡马车37辆,独轮车与手推板车有百来辆。”
“这么多辎重,可知辎重车上是何物,是否有大炮?”
“大炮?”
靠!
晏羽忘了,西乡人民军军士,还未接触过大炮。
也从未向他们提及过大炮。
晏羽便回道:“能发射类似轰天雷的武器,那玩意特别重,我给你们画个大炮的形状。”
晏羽根据影视剧里的印象,画出红衣大炮的形状。
晏羽对明朝的大炮也不了解。
具体有多重?能打多远?打实心弹还是开花弹?
这些具体的参数,也只能猜测大概。
头部开口,尾部是密封。
贴近尾部的位置,有一个开口,用来放引线。
那大炮的炮口,还特意备注了,有碗口那样大小。
图纸上的大炮,众将领都看不懂。
晏羽又说道:“这大炮应该有上千斤,如果看到有骡马拉动,这种长长的铁筒,口径与大碗差不多,那就是大炮。”
丁河问道:“军长,那大炮厉害吗?”
“能把轰天雷,丢出几里远,你说厉害吗?”
“那咱们也造一些大炮呗!”
“不急,一步步来,后面会铸炮的。”
不是晏羽不急,而是暂时找不到铸炮的师傅。
自己摸索太费时间。
而且晏羽琢磨铸炮,也会用无缝钢管做炮筒。
丁河山说道:“那这大炮图纸,多画几份给侦察队的战友,看看铜鼓营,是否带了大炮过来。”
晏羽点了点又问道:“铜鼓营现在到哪了?”
“早上出的铜鼓营,现在应该到了上下崇乡与上崇乡交界处。”
晏羽拿着几面白色小旗子,往沙盘中上下崇乡的交界处一插。
又拿了2面黑色小旗,在太平岭军营的位置一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