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人民门窗安装师傅

第75章 还能用吗?(第2页)

 晏羽眼眶,不禁湿润起来。

 待晏水生说完。

 晏羽说道:“干得不错!不愧是我西乡人民军第一猛将,等你病好了,你独自带领一营,最精锐的一营。”

 “一营,不是哨长吗?”

 “四哨为一营,我还没和晏保平他们说过了,你就是第一个营长。”

 “谢军长!职下定会再多打胜仗。”

 “你现在伤得不轻,要不要叫你娘或老婆,来照顾你。”

 “不要让她们知道,娘们就知道哭,烦死个人。”

 “行!那你快点养好病,等你病好了,这次招收的六千多新兵,就进行整编。”

 今后会进行远距离,大规模作战。

 晏羽打算,用后世的军队体制。

 在一个独立的作战营里,增加一个后勤哨。

 晏羽跪在杨艾艾的床上。

 心里却想着,去哪里寻找名医的事。

 晏羽回忆了一遍,前影视剧和抖音。

 “大明劫,吴又可!”

 晏羽突然停下,冒出这六个字。

 杨艾艾回头。

 好奇问道:“羽哥,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吴又可,对!吴又可。”

 “吴又可是谁?”

 “一个名医,应该是江南一带名医,你向我们合作的商人,打听打听这个名医。”

 “江南?江南也太大了,咱们这也是江南啊!”

 晏羽忘了,现在是明代。

 明代江南。

 可是包括湖广、江西等地的。

 而不是独指江浙沪。

 晏羽又说道:“好像是南直隶一带。”

 杨艾艾回道:“行!我明天去找,跑南直隶一带的商行,请他们寻找一下。”

 “听刘家炉说,商行想要卖玻璃茶具?”

 “是的!羽哥你不是给家里,做了几套玻璃茶具,我拿了一套在商行,招待客商,几乎所有客商都询问过价格。”

 “有人喜欢就卖吧!不过别叫玻璃,叫琉璃,价格卖贵一些,反正普通人家也用不上。”

 “可刘家炉说,军队那边的需求量,都跟不上来。”

 “清水桥军营旁边的老工坊,正在扩建,那里将全面生产玻璃,到时让刘家炉,做一个玻璃家用品的生产线。”

 “那我就提前售卖了,先搞个五千两一套预订。”

 “商行的事你做主,另外!咱们不能只靠洪都府这一条商路,你派个得力的人,去平江县也建一个商行。”

 “就叫黄四去弄呗!正好他在平江县。”

 “不行!政商要分离,开始不能乱了规矩。”

 晏水生虽说这次吃了大亏。

 但也带回来了45匹战马。

 加上之前缴获的战马,可以先凑个百余匹战马。

 骑兵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特别是今后渡江北上作战。

 没有骑兵,就容易被敌人溜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