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人民门窗安装师傅

第119章 流寇被灭?谁说的?(第2页)

 张献忠点头道:“天无绝人之路,等明天天亮,咱们便带着大军进入大别山,咱们暂时远离这支狗官兵。”

 “可是!咱们没有粮食,在大山之中,能带走多少老营精锐?”

 “能带走一个是一个吧!实在不行杀马充饥,只要人活着,一切都有希望。”

 “义父,咱们大军要不要先进入大别山山脉,咱们大军现今是惊弓之鸟,防止这群狗官兵夜袭。”

 “孩儿你多虑了,黑夜别说狗官兵扫荡,就是行军都…”

 突然!

 “轰!”

 张献忠临时大营南面,暗哨方向。

 传来了那黑色铁球的爆炸声。

 奔逃了大半天的张献忠大军,开始混乱起来。

 张献忠对亲卫说道:“速速去查看什么情况,我去安抚大军。”

 只是!

 张献忠刚从火堆旁站起身来。

 “砰砰”声便密集传来。

 听这火器的声响,至少有上百支。

 这群狗官兵,怎么黑夜都能摸过来?

 现在手下大军,随时都可能崩溃。

 张献忠当机立断,高喊道:“大军全部向北逃进大山。”

 第三、四旅,在黄梅县境内,流寇溃兵抓得风生水起。

 而第一旅却守着黄梅县以东,三四十的防线。

 流寇就逮到几百人,流民到汇集起二三十万。

 幸好晏羽早就做好了准备。

 几十个粥棚,不限量给流民供应稠粥。

 汇集而来的流民,很轻松安抚下来。

 广济县太东乡。

 上万妇孺老弱流民,连夜安排到太东乡。

 灾祸面前,人性是禁不住考验的。

 特别是青壮流民都恢复了体力。

 为了保护流民中的妇孺老弱。

 尽量不在黎明前夕,收到伤害。

 晏羽决定暂时将流民分开。

 晏羽对琚伯琨说道:“老琚,一定要将流民做好登记造册,待战事完成之后,尽量让流民家人团聚。”

 琚伯琨回道:“职下已安排了上百农社人员,做流民登记造册之事。”

 “叫农社人员要多些耐心,毕竟大多流民还在惊恐之中。”

 “职下定会落实好,只是有些青壮流民,在回答籍贯时含含糊糊,职下怀疑,那些人是混在人群中的流寇。”

 “排查起来方便吗?”

 “目前很困难,至少要等这群流民,分得田地,彻底融入我华夏农社中,才还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