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方舟计划
秦锋站在中央平台上,身后是太阳系的全息投影,边缘标注着醒目的倒计时:99年328天14小时。
\"情况很清楚。\"他用四种能量同时广播,确保所有种族都能理解,\"宇宙当前周期将在100年后终结。归零者允许生命延续到下一周期,但我们必须自己找到方法。\"
沃伦特代表飘浮起来,等离子体闪烁出疑问的蓝色:\"'终结'的具体含义?是局部重组还是完全重置?\"
\"接近后者。\"秦锋调出归零者留下的数据,\"已知物理法则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普通物质无法在新周期中稳定存在。\"
赫克托族代表发出低沉的水下音波:\"那么解决方案也很清楚——我们需要在法则变化中保持连续性的载体。某种...宇宙方舟。\"
会议转向技术讨论。各文明分享了自己对宇宙本质的研究,逐渐形成一个大胆的计划:不是逃离或抵抗重启,而是创造能适应两种宇宙法则的过渡性结构。
\"关键在于信息保存。\"卡西尼亚代表通过晶体共振发言,\"只要文明的本质信息——知识、文化、意识模式——能够完整传递,物质形式可以重构。\"
林晓提出关键问题:\"但如何确保信息在法则变化中不被破坏?现有的存储方式都依赖当前宇宙的物理定律。\"
秦雨操控悬浮椅上前:\"也许答案就在我们体内。\"她的晶体身体闪烁着,\"皇室基因、星灵连接、纯净之火和黎明之光——这些都是在不同宇宙规则下发展出的能量形式。它们的混合体可能具有跨周期稳定性。\"
理论迅速转化为实践。\"方舟计划\"正式启动,目标是在99年内建造一艘不是由物质构成,而是由纯粹信息与能量编织的\"船\",足以承载文明精华穿越宇宙重启。
接下来的日子,太阳系变成了一个巨型工地,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没有钢铁与混凝土,而是量子计算场、意识共振室和跨维度实验室。各文明贡献出自己最先进的技术:
沃伦特族教授等离子体记忆技术,能将信息编码在基本力场中;卡西尼亚人分享晶体意识存储方法;赫克托族则贡献了水基量子计算模型。人类则提供四种能量的完美平衡技术,作为方舟的\"粘合剂\"。
秦锋亲自监督核心部分——\"种子\"的创造。这不是硬件或软件,而是一种新型存在形式,融合各文明精华又能适应未知法则。实验室中,一个微型的跨周期原型正在成形:一团自我维持的能量旋涡,内部信息结构复杂得令人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