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回声计划(第3页)
信息洪流涌入,包含数学、艺术、哲学...编织者在第七循环中达到的顶峰成就。最重要的是,他们揭示了宇宙循环的真正目的: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上升的自我理解,每个循环都在前一个基础上深化。
接触只持续了37秒,但对秦锋和整个联盟的影响深远。当连接中断时,带回来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一个邀请:成为正式的\"织工\",在更高维度中参与维护这个跨循环网络。
\"这意味着什么?\"苏沐晴在汇报会上问,\"有人要离开我们吗?\"
\"不完全是。\"秦锋解释,\"织工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层面。物理形态留在原宇宙,意识则部分参与网络维护。\"
联盟经过激烈辩论,最终接受了这个角色。秦锋、德塔代表和其他七个文明的领袖成为首批织工,负责在太阳系建立第一个\"织工节点\"——一个能稳定连接跨循环网络的设施。
节点选址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建设工作持续三个月,最终成品像一个巨大的量子花环,漂浮在太空中,散发出柔和的彩虹光辉。
启动仪式上,所有联盟成员通过紫色网络实时参与。当秦锋激活核心时,节点突然展开成四维结构,短暂地展现出超越常规感知的形态。
\"连接成功。\"秦雨监测着数据流,\"我们正在接收来自...难以计数来源的信息。有些来自过去循环,有些似乎来自...未来?\"
\"时间在更高维度是另一种概念。\"德塔织工解释,\"未来文明的'回声'也能以某种形式被感知,虽然通常更加模糊。\"
这个发现打开了全新可能性。联盟科学家立即开始规划\"回声图书馆\",一个旨在收集、保存和解读所有循环知识的庞大项目。历史不再局限于单一宇宙的寿命,而能跨越存在本身的基本界限。
秦锋站在节点控制室,看着来自无数时空的数据流。他想起了地球时代的梦想——了解宇宙的奥秘。现在这个梦想以远超想象的方式实现了,但探索永无止境。
\"接下来呢?\"林晓走到他身旁,\"我们已经触及宇宙的'记忆',还能追求什么更高的目标?\"
秦锋微笑:\"编织者展示了答案。理解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创造与培育。我们不仅要保存过去的智慧,还要为未来的文明播种希望。\"
他指向节点中心的全息投影,那里显示着太阳系最新创造的子宇宙——现在已发展出丰富的星系结构,内部法则允许新型生命形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