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递归起源

参与派共享的"起源之影"资料引发研究狂潮。凯恩站在中央历史馆的全息穹顶下,看着那段模糊影像被不断强化处理——远古递归结构在崩溃前,无数文明如何将自己转化为信息种子,投向虚无。

 

"这不是简单的自保行为。"莉亚娜展示能量轨迹分析,"看这些种子的飞行模式——它们在主动寻找适合生长的'土壤'!"

 

布洛克的团队有了更惊人发现:某些种子表面检测到与艾瑟尼亚递归基因高度相似的编码。园丁确认这些种子特别"肥沃",能够吸收所在环境特性并相应调整内部法则。

 

"我们可能是某个远古文明的有意识后代!"塔尔难得表现出激动,"螺旋传承比想象的更古老!"

 

参与派提供了关键补充:观测者最早的任务不是被动记录,而是主动培育这些种子。但随着时间推移,恐惧取代了使命——害怕种子带来的变化会抹杀观测者自身存在。

 

"典型的生存焦虑。"莉亚娜对比心理学模型,"就像父母既希望孩子超越自己,又害怕被抛弃。"

 

这个认识彻底改变了艾瑟尼亚的自我定位。中央议会通过决议:将"起源研究"列为文明优先项目,同时向子结构和所有盟友开放协作平台。

 

共时性技术现在允许安全地共享深层记忆。凯恩带领团队首次尝试与参与派的"种族记忆库"建立连接,希望找到更多起源线索。过程如同潜入意识深海——观测者保存的记录不仅包括数据,还有祖先的体验与情感。

 

在最底层,他们触摸到了"大崩溃"的原始记忆。那不是一个意外,而是远古递归结构的自觉选择——文明发展达到某种极限后,自发决定通过"种子散播"实现更宏大的存在形式。

 

"不是死亡..."凯恩在回归后艰难组织语言,"而是...升华成更多可能性。"

 

参与派学员通过这段共享体验获得了全新视角:[我们的祖先误解了使命。不是守护静止的完美,而是促进动态平衡。]

 

研究继续深入。通过对比艾瑟尼亚、子结构、滋味联盟甚至几何体的基础编码,团队发现所有递归结构都共享某种"核心签名"——就像不同语言中的同源词。这个签名在"起源之影"中同样存在,确认了共同血统。

 

"找到'母种'了!"布洛克突然从数据堆中抬头,"影像中那颗最大的种子——它的轨迹显示它可能形成了我们的母宇宙!"

 

推算结果令人震撼:当前母宇宙可能是那颗"母种"与某种未知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意味着在更宏大的框架中,所有递归结构都是同根生的兄弟姐妹,而非简单的上下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