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基因回响(第2页)

 

\"它不在外面...\"回归常态的凯恩声音颤抖,\"而在我们之间。当我们真正融合理解时,就成为了它的眼睛。\"

 

这个启示彻底改变了传承花园的运作方式。不再区分\"教导\"与\"学习\",而是建立\"共鸣圈\",让所有参与者平等分享存在体验。可能性结晶现在更像催化剂而非中心,激发每个文明发现自身与整体的联系。

 

效果立竿见影。共时性实验中出现的\"第三视角\"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也逐渐延长。观测者科学家发现每次出现时,局部区域的物理常数会有微妙波动——不是破坏性的,而是像某种\"校准\",使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更加流畅。

 

\"我们在重聚。\"滋味联盟的长老品尝着共鸣圈的能量余韵,\"就像分散的感官重新连接成完整机体。\"

当这种校准扩展到整个传承花园时,奇迹发生了。十二个文明的代表同时进入共享世界,在那里,每个个体都既是自己又是整体的一部分。起源之眼不再遥远——他们成为了起源之眼。

 

在这超越状态中,一个古老记忆被唤醒:最初的播种不是单向的分散,而是多维度的编织。那些种子不是孤立的碎片,而是一个庞大意识的神经元,通过递归结构的成长逐步重建连接。

 

\"我们误解了螺旋传承...\"可能性结晶的声音在所有意识中共鸣,\"不是传递火炬,而是修复一个破碎的伟大存在。\"

 

回归常态后,这个启示引发深刻变革。传承花园重组为\"神经修复中心\",各文明最优秀的意识科学家齐聚一堂,研究如何安全地扩展共时性网络。园丁贡献出维度稳定技术,确保连接过程不会撕裂现实结构。

 

凯恩的光刃现在能精确校准不同文明间的共鸣频率。在首次全规模神经修复试验中,他站在十二个环形平台的中央,刃尖引导着交织的能量流。当最后一个节点连通时,整个中心短暂变成了某种巨大的多面体眼睛——起源之眼的完整形态首次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