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备战与谋划(第2页)

 训练之余,秦轩也在积极谋划应对邻国的战略。他与军中谋士们日夜商议,绘制了详细的军事地图,标注出邻国可能的进攻路线和秦国的防御要点。谋士许攸提出:“我们可以在边境险要之地设置烽火台,一旦发现敌军动向,便能迅速传递消息,调兵遣将。”秦轩觉得此计甚妙,立刻安排人手着手建设。他想着,这些烽火台将是秦国的耳目,提前预警才能抢占先机,保家卫国的重担沉甸甸地压在他肩头。

 同时,为了提升军队的机动性,秦轩还对骑兵部队进行了改革。他挑选了一批精锐士兵,配备上等战马,加强骑射训练。骑兵将领王勇干劲十足:“秦大人,您就瞧好吧!咱们这骑兵,以后定能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朝堂那边,使者已经出发前往邻国,谈判结果尚未可知。主和派和主战派依旧争论不休,不过在秦轩的积极推动下,双方达成共识,在等待谈判结果期间,全力做好战争准备。丞相李安国全力调配物资,保障军营的粮草和兵器供应;御史大夫陈宇则负责监督各地的防御工事建设,确保万无一失。

 在一次朝堂会议上,秦王再次询问各方准备情况。秦轩上前汇报:“陛下,锐志营已做好充分准备,边境防御工事也在不断完善。若邻国来犯,我们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秦王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好,有你在,朕放心。无论谈判结果如何,秦国都不能丢了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