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霸业再图,多线拓疆(第2页)
咸阳城外,长城修筑的工地热火朝天。民夫们从各地赶来,推着独轮车运送石料,工匠们精心雕琢每一块砖石,士兵们维持秩序,保障工程顺利进行。蒙恬骑着高头大马,穿梭在工地之间,指挥若定。秦御霄带着秦轩来到工地后,迅速投入工作。秦轩跟着秦御霄,认真学习如何监督工程进度和管理物资,虽然很多事务繁杂琐碎,但他毫无怨言,每天都充满干劲。
南方边境,屠睢的五十万大军集结完毕。军旗猎猎作响,士兵们士气高昂,准备踏上南征之路。屠睢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坚定:“此次出征,我等定要为大秦拿下南越,扬我大秦国威!”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震四野。然而,南征之路绝非坦途。南越地区山峦起伏,丛林密布,地形复杂,且当地部落民风彪悍,熟悉地形,擅长游击战术。屠睢深知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他在出征前反复研究地图,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准备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逐步突破南越的防线。
与此同时,徐福的船队也在咸阳码头准备就绪。三千童男童女站在岸边,眼神中满是恐惧与好奇。徐福在船上忙碌地检查着物资,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忐忑,又有对功成名就的渴望。他深知此次出海,若能求得仙丹,必将成为大秦的功臣,尽享荣华富贵;但若无功而返,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增加出海的胜算,他还特意招募了一些熟悉航海的水手和懂得医术的方士,以备不时之需。
朝堂之上,大臣们依旧为大秦的发展出谋划策。有人建议加强与南越周边小国的外交,分化瓦解其联盟;有人提出在长城沿线设立烽火台,加强边防预警;还有人主张在国内推行新的税收政策,为各项工程提供充足资金。嬴政认真听取每一个建议,权衡利弊,不断完善着大秦的发展蓝图。他深知,大秦要想长治久安,不仅要开疆拓土,还要稳固内政,发展经济。
秦御霄在长城工地,既要负责工程的监督和物资调配,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有一次,工地附近的山体突然滑坡,大量土石冲向工地,许多民夫和士兵被困。秦御霄见状,立刻组织救援,他冲在最前面,指挥众人搬运土石,解救被困人员。秦轩也毫不畏惧,紧跟在秦御霄身后,帮忙救助受伤的人。在他们的努力下,被困人员全部获救,工程也得以继续进行。
在南征的战场上,屠睢率领着秦军一路南下。起初,秦军凭借着强大的战斗力和先进的武器装备,顺利突破了南越的几道防线。然而,随着深入南越境内,秦军逐渐陷入了困境。南越的部落军队利用地形优势,频繁发动偷袭,给秦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屠睢意识到,不能再按照常规战术作战,他开始调整战略,派出小股部队深入丛林,寻找南越军队的巢穴,同时加强对粮草运输线的保护。
秦御霄在长城工地得知南征军队的困境后,心急如焚。他深知粮草对于军队的重要性,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开辟了一条新的粮草运输通道,确保南征军队的物资供应。同时,他还向屠睢传递了一些自己在战场上的经验和策略,帮助屠睢应对南越军队的游击战术。秦轩主动请缨,负责押运粮草,他带领着一支精悍的队伍,穿越艰难险阻,将粮草安全送到南征军队手中,得到了屠睢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