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风云暗涌,朝堂新局

咸阳宫大殿内,气氛凝重而肃穆,雕龙画凤的梁柱间,香烟袅袅升腾,与殿外的明媚日光形成鲜明对比。嬴政端坐在那象征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一袭黑袍镶着金边,腰间悬挂的长剑剑柄上的宝石在烛光下闪烁幽光,他的目光冷峻如霜,缓缓扫视着下方肃立的满朝文武。

 “长城已筑,南越初定,大秦之基得以稳固。然朕观天下,仍有诸多隐患。”嬴政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在空旷的大殿中悠悠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敲击在众臣的心间。

 李斯,这位大秦丞相,身着深紫色朝服,衣袂飘飘,神色恭敬而沉稳,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圣明,如今大秦虽国力强盛,但民生、文化、外交等方面仍需多加谋划。统一度量衡与推行小篆,实乃国之根本,关乎政令畅通、文化传承,却在各地推行艰难。”

 话音刚落,一位身形清瘦、面容拘谨的官员小心翼翼地出列,声音略带颤抖地奏道:“陛下,臣负责督导推行小篆,可各地郡县,尤其是偏远之地,百姓大多目不识丁,习惯旧字,对小篆抵触情绪严重,教习进度极为缓慢。”

 嬴政眉头瞬间拧紧,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寒光,神色冷峻,语气冰冷:“此事关乎大秦政令畅通与文化统一,务必加快推进。传朕旨意,各地郡守需全力督办,如有违抗,严惩不贷!一月之内,各郡县须呈推行进度奏折,若有懈怠,定斩不饶!”众臣纷纷跪地,高呼“遵旨”,声音在大殿内回响,震得空气都微微颤动。

 此时,蒙恬从北方边境归来,身上的铠甲还带着塞外的风沙与寒气,风尘仆仆却难掩英气。他大步上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陛下,长城修筑完毕,然匈奴仍在北方蠢蠢欲动,不可不防。臣建议在边境屯兵,加强训练,以防匈奴再次进犯。”

 嬴政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与信任:“蒙将军所言极是,此事便交由你负责,务必保我北方边境安宁。朕拨三万精锐士兵,再调五万民夫,协助你巩固边防。”蒙恬领命,起身退下,身姿挺拔如松,周身散发着坚毅与果敢。

 朝堂之上,气氛愈发热烈。又有官员提议加强水利建设,以促进农业发展;还有人主张加强对商贾的管控,稳定经济秩序。嬴政神色专注,认真聆听每一个建议,时而微微颔首,时而陷入沉思,逐一权衡利弊,做出决策。

 秦御霄和秦轩回府后,稍作休整便投身到新的事务中。秦御霄深知国家发展离不开人才,便与李斯商议,筹备开办官学,广纳天下贤才,为大秦培养栋梁之材。他整日奔波于咸阳城的大街小巷,拜访那些隐居的名士、学者,诚恳邀请他们出山任教。然而,不少名士习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对官场之事心存顾虑,婉言谢绝。秦御霄并未气馁,一次又一次登门拜访,讲述大秦的宏伟蓝图与对人才的渴望,用真诚打动了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