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番外二:都江古堰铸秦基(第3页)
李冰眼睛一亮:“秦大人此计甚妙!就这么办。”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用铁链将竹笼连接在一起。再次沉入江底时,竹笼稳稳地固定住了,堤坝得以顺利修筑。
宝瓶口的开凿同样困难重重。用火烤浇冷的办法虽然有效,但进度依旧缓慢。民夫们日夜劳作,却收效甚微,疲惫与沮丧在人群中蔓延。
“大人,这样下去,不知何时才能完工。”一位工匠无奈地说道。
李冰看着疲惫的民夫,心中满是心疼,却也无计可施。这时,秦轩想到了一个办法。
“李郡守,我们可以采用轮班制,让民夫们轮流休息,保持充足的体力。同时,改进开凿工具,提高效率。”
李冰点头称赞:“好主意,就这么办。”
在秦轩的建议下,民夫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宝瓶口的开凿速度明显加快。
然而,就在工程进行到关键阶段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岷江水位急剧上涨,刚刚修筑好的堤坝面临着被冲垮的危险。
“不好,堤坝要撑不住了!”民夫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李冰和秦轩迅速赶到堤坝,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慌,听我指挥!”
他们带领民夫们紧急搬运石头,填补堤坝的薄弱之处。李冰不顾危险,跳入水中,用身体堵住缺口。秦轩也紧随其后,与民夫们一起奋力抢险。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终于成功抵御了洪水的冲击,保住了堤坝。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都江堰水利工程终于大功告成。当滔滔岷江水按照设计流入内江,灌溉着成都平原的万亩良田时,百姓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太好了,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水患了,庄稼也有好收成了!”一位老农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秦轩和李冰站在堤坝上,望着这壮观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数月的艰辛与付出,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欣慰与自豪。
回到郡城后,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为秦轩和李冰送行。他们带着自家的土特产,纷纷前来表达感激之情。
“秦大人,李郡守,多亏了你们,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你们是我们的大恩人啊!”百姓们热泪盈眶地说道。
秦轩微笑着回应:“这都是李郡守的功劳,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蜀地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告别了蜀地百姓,秦轩踏上了返回咸阳的路途。此次蜀地之行,他亲眼见证了都江堰这一伟大工程的诞生,也深切感受到了李冰的智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