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西域起行念,筹备踏征程

霍去病得胜回朝的庆功宴刚过不久,长安城里热闹得就像一锅煮开了的热粥,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秦轩在自家府里对着堆积如山的政务发愁,之前忙着筹备庆功宴,好些民生的事儿都被耽搁了,他正一张一张地翻看各地送来的文书,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大人呐,西域来的商队在偏厅候着呢,说带了不少稀罕玩意儿,还有一肚子西域的新鲜事儿要讲。”管家猫着腰,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声音压得低低的,就怕打扰了秦轩思考。

 秦轩一听,手上的文书“啪”地一放,眼睛都亮了:“啥?快请他们进来,我正琢磨着西域那地儿到底啥样呢!”

 没一会儿,几个穿着花花绿绿异域衣裳的商人就进了书房。他们皮肤黑黝黝的,眼睛又大又深,一股子大漠风沙的味儿扑面而来。领头的那个商人,脸上堆着笑,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那汉语说得磕磕巴巴的:“秦大人,久仰您的大名啊!我们这次来,一是给大人送点儿西域的土特产,二是听说大人对西域感兴趣,特意来唠唠。”

 说着,商人们就麻溜地打开包袱,好家伙,一桌子的奇珍异宝,宝石闪得人眼晕,毛毯织得那叫一个精美,还有些闻所未闻的香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商人们一边摆弄着这些宝贝,一边唾沫横飞地讲起西域的事儿。从热闹得像集市一样的楼兰古城,到神秘得像藏着无数秘密的于阗佛国,还有那大得没边儿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每个故事都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咔嚓”一下,就把秦轩对西域的向往之门给打开了。

 “大人呐,西域虽说路远得没边儿,可一路上的风景,那叫一个绝!好多城邦的文化跟咱大汉那是大不一样,大人要是去了,保准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开眼界!”商人这话说得秦轩心里直痒痒,就像有只小猫在挠。

 等商人们走了,秦轩一个人坐在书房发起了呆。他心里琢磨着,朝堂上,虽说大汉现在国力挺强,可对西域了解得实在太少。要是自己能去一趟,不光能长长见识,说不定还能给大汉和西域牵个线,让两边的贸易更热闹,文化也能多交流交流。可这一路山高水远的,谁知道会碰上啥危险?自己这一走,朝堂上这一堆事儿可咋整?

 正发愁呢,“咚咚咚”,门被轻轻敲响了。进来的是个年轻的谋士,平常跟着秦轩出谋划策,脑瓜子可灵光了。“大人,我瞅着您刚才跟西域商队聊了好半天,是不是动了去西域的心思啦?”

 秦轩苦笑着点点头:“是有点心动,可顾虑太多了,不知道咋整。”

 谋士几步走到墙边,手指着墙上的地图,说得头头是道:“大人,西域那些国家和咱大汉一直都有往来,要是您去了,肯定能把关系拉得更近。朝堂上的事儿也好办,您提前跟几位大人商量商量,把事儿交接好就行。再说了,您这一路把看到的、听到的都记下来,带回来给朝堂,这可是大功一件呐!”

 秦轩一听,眼睛一亮,心里的疙瘩一下子就解开了,当下就决定找个机会跟皇帝说说这事儿。

 第二天朝堂上,秦轩站出来,把自己想去西域游历考察,顺便促进大汉和西域交流的想法跟皇帝一说。皇帝听了,摸了摸胡子,沉思了一会儿:“秦爱卿,西域那地方,路可不好走,到处都是危险,你可得想清楚了。不过要是真能让两国交流更热闹,对咱大汉倒也是件好事。”

 秦轩“扑通”一声跪下,磕了个头:“陛下放心,臣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皇帝同意了,还大手一挥,拨了一批物资,又派了一队精挑细选的护卫跟着。

 接下来的日子,秦轩可忙得脚不沾地。他到处打听,找那些对西域地理、风俗门儿清的向导,还买了一批又壮实又跑得快的马,帐篷、干粮、水,一样都没落下。他还专门准备了好多大汉的丝绸、瓷器、茶叶这些好东西,打算当见面礼送给西域各国。

 出发前一天晚上,秦轩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望着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又期待又舍不得,想起之前霍去病出征,自己在城门口送别的场景,现在轮到自己要出远门了。

 “大人,行李都收拾好了,明儿一大早就能出发。”管家的声音在背后轻轻响起。

 秦轩站起身,深吸一口气,像是要把这一夜的星光都吸进肚子里:“行,这一路还不知道有多少艰难险阻,可咱为了大汉,为了百姓,这一趟非去不可!”

 月光像水一样洒在院子里,秦轩转身回屋,准备迎接明天的启程。他满脑子都是西域的神秘景象,一场充满未知和挑战,还带着点搞笑色彩的西域之行,马上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