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清管局危机解除
在那场密谈过后,两人决定采取更为隐晦且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计划。他们并没有大张旗鼓地与七大家族周旋,也未过多施展权谋手段,而是将目标对准了清管局的经费。
自那以后,朝廷对清管局的拨款开始逐渐减少。起初,削减的幅度尚小,清管局众人虽有所察觉,但并未太过在意,只当是朝廷财政紧张,暂时的举措。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经费削减的力度越来越大。清管局维持日常运作变得愈发艰难,原本充足的物资储备逐渐见底,巡查所需的装备器械因缺乏资金维护,开始频繁出现故障。
巡查组的成员们怨声载道,往日的高昂士气一落千丈。首领左木看着手下们日益低落的状态,心中焦虑万分,但又因家族命脉被胖身影掌控,不敢轻举妄动。
七大家族那边,果然如两人所料,对清管局经费减少一事并未过多干涉。他们秉持着一贯的明哲保身原则,只要自身利益未受直接损害,便不愿卷入这场风波。
但清管局的困境并未就此停止。由于经费短缺,清管局在京城治安维护上越发力不从心。街头巷尾的犯罪活动开始增多,一些不法势力察觉到清管局的疲软,愈发肆无忌惮。
百姓们的怨言也随之而起,对清管局的不满情绪在京城中蔓延开来。舆论的风向开始转变,人们纷纷指责清管局的无能。
看到时机逐渐成熟,胖身影和修长身影相视一笑。他们明白,民众的不满情绪就是他们下一步行动最好的助力。
“看来,是时候迈出下一步棋了。”胖身影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修长身影微微点头,神色沉稳:“嗯,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虽说七大家族目前没有动作,但我们还是要留意他们的动向。”
于是,两人开始着手准备公开弹劾清管局的奏章,罗列了清管局因经费不足导致的一系列失职行为,以及京城治安恶化的现状,打算在朝堂之上正式发难,彻底将清管局推向绝境,为新机构的诞生铺平道路。
在清管局那间狭小逼仄、堆满杂物且弥漫着陈旧气息的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灯光昏黄黯淡,在斑驳的墙壁上投下影影绰绰的光影,更添几分沉闷。
方遂满脸都是烦躁与疲惫,胡茬肆意地爬满下巴,双眼布满血丝。他一把将桌上那半包皱巴巴、所剩无几的烟抓过来,动作急切又愤怒。抽出最后一根烟时,烟盒被揉得变了形。他“啪”地一声用那已经磨损得掉色的打火机点着,猛地吸了一大口,烟雾从他的口鼻中汹涌喷出,仿佛要借此驱散满心的郁闷。
“京城里那帮混蛋,怎么不给发钱了?我连烟都抽不着了!”方遂扯着嗓子怒吼,声音在这小小的办公室里回荡,带着难以抑制的怒气。
坐在对面那张破旧不堪、椅腿还晃晃悠悠的椅子上的老李,无奈地重重叹了口气。他停下手中正擦拭着那把破旧枪械的动作,这把枪跟随他多年,如今也因缺乏保养显得老旧。老李抬起头,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与此刻的无奈,苦笑道:“老方,你就别抱怨了,整个清管局都这样。上面经费批不下来,咱们能有什么办法?”
方遂狠狠地将烟头在桌上那堆满烟灰、脏兮兮的烟灰缸里按灭,站起身来,情绪激动得来回快速踱步,脚步踏在地面上发出“咚咚”的声响。“这不是办法啊!没经费,兄弟们的日子都不好过,这工作还怎么开展?那些个上头的人,整天坐在豪华的府邸里,根本就不了解咱们下面的难处!咱们在这拼死拼活维护京城治安,他们倒好,说卡经费就卡经费!”方遂越说越气,声音都带上了一丝颤抖。
老李放下手中的枪,缓缓站起身,伸手揉了揉太阳穴,似乎这样能缓解一下头疼。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忧虑与愤懑,低声道:“听说上面有人在搞小动作,估计是想拿咱们清管局开刀,削减经费不过是第一步。”
“开刀?开什么刀?咱们清管局一直兢兢业业维护京城治安,没功劳也有苦劳吧?他们凭什么这么干?”方遂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不可置信,脸上的肌肉因为愤怒而微微抽搐着。
“哼,谁知道呢。这京城的水太深了,指不定背后有什么利益纠葛。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为了自己的利益,哪管咱们的死活。”老李重新拿起枪,轻轻抚摸着枪身,动作中透着一丝无奈与不舍,仿佛在安抚一位一同历经风雨的老友。
“不行,我咽不下这口气!”方遂突然用力一拍桌子,桌上的文件被震得散落一地。“我去找上头问问,到底怎么回事!我倒要看看,他们能给我个什么说法!”说着,他便大步朝门口走去,一副势要讨个公道的架势。
老李连忙快步上前拦住他,双手用力抓住方遂的肩膀,着急地劝道:“老方,你冷静点!你去了又能怎么样?说不定还会给自己惹来麻烦。现在这局势,咱们得小心行事啊!”
方遂刚要冲出门,就见清管局首领藤木柴和一队队长田英年匆匆赶来,两人一左一右,稳稳地拦住了他的去路。
藤木柴面色凝重,平日里威严的脸上此刻多了几分无奈与疲惫。他抬手示意方遂稍安勿躁,沉声道:“老方,先别急着冲动,事情没那么简单。”
方遂急得额头青筋直冒,大声道:“不冲动?咱们都快没活路了,还怎么冷静!经费断了,兄弟们都人心惶惶,这工作还怎么干下去?我必须得去问个清楚!”
田英年走上前,拍了拍方遂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方局,我们理解你的心情,大家心里都窝着火。但现在这节骨眼儿上,贸然去找上头,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把事情闹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