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王爷楚珩(第2页)

 在陆离离开后,年轻的圣上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宫殿之中,望着殿外的天空,嘴里喃喃地说道:“那个组织毕竟是我堂弟楚珩的手下呀……”

 楚珩,封号衡王。衡州作为他的封地,土地肥沃、商贸繁荣,是一处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楚珩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骑射、兵法无一不通。但随着年龄增长,他内心的欲望逐渐膨胀,对皇位产生了强烈的渴望。

 表面上,楚珩在衡州广开诗会,结交文人墨客,一副风雅王爷的做派;回到京城,更是流连于花街柳巷,与一众纨绔子弟为伍,佯装成胸无大志的浪荡子形象。暗地里,他却苦心经营,通过各种手段组建起了一个庞大且神秘的江湖组织,企图借助这股力量谋取皇位。

 圣上深知楚珩并非如表面这般简单,一直对他有所提防,只是苦无证据,难以对其下手。此次陆离调查的神秘组织与楚珩有关联,圣上意识到,一场关乎王朝命运的风暴或许即将来临。

 御书房内,气氛压抑得有些沉重。只见一个失去了一个后槽牙的老头,微微颤抖着身子,拱手说道:“陛下,王爷,他可能是真的想篡位。”

 圣上面色阴沉如水,目光紧紧盯着前方,仿佛在思索着什么。半晌,他缓缓开口:“李爱卿,你且详细说来,为何如此断定?”

 这老头乃是朝中资历颇深的谏议大夫李铭,为官数十载,经验丰富,消息也极为灵通。他清了清嗓子,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近日老臣听闻,衡王在封地不仅私自扩充军备,还大量招募江湖人士。而且,据可靠消息,衡州城内铸造兵器的工坊日夜不停,所造兵器数量惊人。”

 圣上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这些朕也有所耳闻,但仅凭这些,尚不足以认定他有篡位之心。”

 李铭赶忙接着说道:“陛下,还有一事。老臣安插在衡王府的眼线来报,衡王近日频繁与朝中几位重臣书信往来,言辞隐晦,但其中不乏煽动之意。并且,他还暗中联络各地藩王,似有结党营私之嫌。”

 “哼!”圣上冷哼一声,双手紧握座椅扶手,指节泛白,“楚珩,朕一直念及亲情,对他多有容忍,没想到他竟如此大胆,妄图谋逆!”

 李铭见状,扑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衡王此举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若不早作打算,恐怕会危及我朝社稷啊!”

 圣上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说道:“李爱卿请起,朕心里有数。此事兹事体大,不可操之过急。陆离那边已经在调查与衡王有关的神秘组织,待有了确切消息,朕再做定夺。”

 李铭颤巍巍地站起身,抱拳道:“陛下圣明。老臣以为,无论如何,都要加强皇宫守卫,以防万一。”

 圣上点了点头:“朕自会安排。李爱卿,此事你知我知即可,切不可外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老臣明白。”李铭应道,随后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李铭又向前凑近了几分,压低声音,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毕竟如今您现在是没有实权的。朝堂之上,诸多政令的推行都受到各方掣肘,那些权臣表面上对您恭敬有加,实则各怀心思。衡王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越发肆无忌惮。”

 圣上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紧咬着牙关,双手不自觉地攥成拳头,骨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心中满是愤懑与不甘,自己身为一朝天子,却处处受限,犹如困在笼中的猛虎,有力难施。

 “李爱卿,难道朕就只能坐以待毙吗?”圣上的声音低沉而压抑,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奈。

 李铭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陛下,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只是目前局势复杂,我们需从长计议。衡王势力盘根错节,朝堂内外皆有他的人。但老臣相信,陛下您仁厚睿智,只要能找到破局之法,定能扭转乾坤。”

 圣上抬起头,目光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李爱卿可有良策?”

 李铭沉思片刻,说道:“陛下,当务之急,一是要尽快掌握衡王谋反的确凿证据,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将其定罪,让天下人心服口服;二是要设法拉拢朝中忠义之士,壮大自己的力量。陆离那边的调查至关重要,陛下可暗中给予支持和引导。同时,老臣也会在朝堂上留意动向,为陛下通风报信。”

 圣上微微点头,眼神逐渐坚定起来:“好,就依李爱卿所言。朕虽暂时无权,但绝不会任由他人摆布。这江山,终究还是朕的江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圣上微微低头,轻轻摩挲着自己的双手,神情落寞且带着几分自嘲,缓缓说道:“我们王室历代都能使用冰元素,无论是我的小表妹库拉,还是我的妹妹玲,两人的冰元素天赋极高,为什么我的却这么低?甚至都不如我这个堂弟。”

 李铭微微一怔,他从未想过圣上心中竟藏着这般困扰。在这宫廷之中,权力斗争残酷,而王室特殊能力似乎也成了衡量地位与实力的一种潜在标准。

 “陛下,天赋之事,难以强求。”李铭斟酌着言辞,试图宽慰圣上,“况且,治国理政靠的不仅仅是元素之力。陛下您心怀天下,睿智仁德,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品质。”

 圣上苦笑一声:“话虽如此,可在这风云变幻的宫廷争斗中,强大的元素之力有时就是底气。楚珩凭借他强大的冰元素能力,在王室中早已树立威望。我曾亲眼见过他施展冰元素,刹那间,整个湖面都被冻结,巨大的冰柱冲天而起,那威势令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