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太后(第3页)
綦家一门忠烈,又握有足以跟萧家抗衡的兵权,綦家的女儿入主后宫,大谢的历史就将有个新的开始。
再后来,她就明白皇帝为何会怜惜她,她成了萧家的敌人、罪人,父亲恨她,自此再未入宫见她,直到过世。
嫡亲的哥哥继承了萧王的爵位,表面与她虚与委蛇,暗地里却使了计谋将自己的女儿送进了皇宫。
这一次,萧家的女儿终于不是皇后,而是贵妃。
这样也好,哪里都需要制衡,谁都需要有对手,萧家是这样,綦家也一样,总不能把綦家培养成另一个萧家。
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皇帝也一样,他是她的亲儿子,也很像她,不聪明,还懦弱,但却深谙制衡之道,他们母子,就这样像称天平一样权衡着利弊,牵制着朝臣,治理着国家。
只是他没想到,萧家居然如此野心勃勃,死心不改!
一定要流着萧家血脉的孩子才能当皇帝——
这是什么道理!?
大谢是赵家的天下,不应该是流着赵家血脉的孩子吗?!
况且,这宫里的孩子,哪个没有流着她的血,哪个不是她的亲孙?!论起来,哪个没有流着萧家的血?!
可这个道理,他跟萧家讲不清,他们太过蛮横和短视。
更令她意想不到的是,綦家接连出事,皇后更是福薄,太子才六岁,她就撒手人寰,临死前,皇后握着她的手,
“母后,安儿就拜托您了。”
她至今记得綦敏看着她的目光,婉转哀怨,似有千言万语。
她明白綦敏不敢明言的请求,只能紧紧反握住她的手,郑重点头,“你放心,我懂,我跟你保证!”
但她只是个深宫中的女人,她左右不了朝堂,只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后宫的平衡。
她对每个孩子都表现得一视同仁,想以此弱化萧家对太子的敌意和针对。
可她万没料到,她的态度,被有心之人利用,谣传她对太子不看重,最后甚至连太子都被流言蜚语引得与她不甚亲近,见面不喊她皇祖母,只喊皇太后。
可还没等她肃清这些流言,太子就不见了!
她懊悔不已,自责不已,她不愿相信是萧家做了这些,更不敢想是自己的亲兄长想要自己嫡亲孙子的命,而她更害怕的,是皇帝也这样认为。
她日日向皇帝哭诉,一半是真的悲痛,一半是拐弯抹角给萧家开脱,她不想兄长一人一时糊涂,连累萧家满门获罪。
此外,她只能日日跪在佛前,祷告太子能平安回来,只要太子活着,事情就还有转圜,就不会向她最担心的方向发展。
果然,她的诚信感动了上苍,太子活着!太子平安回来了!
“怀安!”太后远远看到太子的肩舆,高声叫他,话音未落,已经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