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凯瑟琳堡1(第2页)

邪神们的军队得以从蛮荒大陆涌入了人类与精灵居住的罗法大陆,他们的目标是摧毁罗法大陆上光明上主光神与月光女神的造物——人类和精灵。进而配合他们在天上对光明上主的反叛,杀死这些人类和精灵令他们不能再为上主祈祷,从而削弱光明上主和月光女神的力量。这便是七百年前‘众神之战’的由来。

传说陆桥从海底升起时,地被炎魔身上的火焰烧得通红,大块的泥土板结塌陷。因此这陆桥核心地带都是这种红色的‘死土’,这种砂土上几乎寸草不生,只有石柱山顶部的那些未被烧透的棕色土壤才能勉强长出植物。那些地上偶尔长出的植物,也都是在石柱山顶上坍塌掉落的土壤上长出的。

当年兽人大军通过陆桥进入罗法大陆后,先后灭亡了撒拉逊人的萨萨帝国和塞述人建立的古塞述帝国还有尼尔兰人建立的第二帝国。随后兽人大军又兵分两路,一路主力翻越阿拉贡山口,继续追击残存的尼尔兰帝国残余势力,想要顺势消灭法兰地区的古代高等精灵帝国;另一路偏师南下入侵罗西克半岛妄图消灭南方的人类各诸侯国。在这场浩劫中,兽人大军险些就灭亡了全部人类。

翻越阿拉贡山口的尼尔兰帝国残部受到了高等精灵们的帮助,但精灵们的家园已经被北方的人类蛮族破坏此时正在迁离这块大陆,他们并不完全信任这群新来的人类,因为厌倦了战争也不愿再与尼尔兰人联合对抗兽人。只是自顾不暇的东渡而去,把法兰满目疮痍的土地和城市留给了对方。

很快兽人主力在龙溪上游追上了仅存的尼尔兰人,最后的龙原决战打响。尼尔兰末代帝王费德林大帝率领亲卫骑士浴血奋战挡住了兽人的进攻。在战斗最关键的时刻上主与月神的联盟在天上的战争中大获全胜。在龙原决战的最后关头天穹崩塌,上主自天穹之上降下巨龙横扫了整个兽人主力。

与此同时,月神驾驭着月亮贴近扫过了破碎的天穹。滔天的巨浪从海面上掀起,浇灭了炎魔身上的火焰,冲垮了兽人涌入罗法大陆的陆桥。失去了补给的兽人大军的地面进攻这才彻底瓦解,滞留在罗法大陆上的兽人军队被巨龙喷出的龙焰无情的吞噬。待大浪褪去陆桥只剩下了一片松软的滩涂和曾经撑起地表的石柱山。炎魔的尸体早已化作了焦土散落在了滩涂之上。

末日浩劫之后少量活下来的尼尔兰人随后在法兰的土地上重建起了文明。而罗西克南路的人类诸国也联合起来击败了那支南下的兽人偏师。这次决战总算是保留下了人类文明的星星火种,劫后余生的各种人类力量随后开始了反攻。定居法兰的尼尔兰人把兽人残余逼入了雪山,罗西克的人类诸国重建了庞大的联军,塞述人结束了草原上的流浪反攻故土,撒拉逊人的骑士也出现在了沙漠的天际。

那时兽人攻势虽然瓦解,其主力被巨龙付之一炬,但是他们在罗法大陆上的残余势力尚存。失去指挥的兽人军队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他们不仅继续掠夺人类,甚至相互攻伐形成了一股股军阀力量,很快这些军阀力量就在法兰、阿拉贡、旧都、罗西克、代赫、陆桥等地区都形成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人类力量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复失地运动,其中着名的战役数不胜数。直到法历四世纪前后的‘大西征’之后才基本将兽人赶出罗法大陆。但仍然有非常小的几支兽人势力没有被彻底肃清,依旧在罗法大陆的边缘地带苟延残喘。

其中大名鼎鼎的凯瑟琳堡就是在‘大西征’期间,由巴斯顿公国的开创者,来自罗西克的第一代巴斯顿大公‘征服者.巴斯顿’修建的。堡垒位于陆桥核心区最窄的那三十法里狭地正中。堡垒外围是一百尺高十五法里长的巨型城墙围成;堡垒北面约五法里就是濒临矮人湾的峭壁。在这一侧人们依照地势修筑了一条三十尺高的长墙用来阻碍兽人行进。堡垒南面则几乎没有任何遮蔽,因为这里向南二十法里都是松软干燥的砂土地面不适合修建长墙,因此这一侧人们只能挖掘了一条大沟一直延伸到海湾边的潮汐泥滩。

凯瑟琳堡的主堡是修建在这里最大的一座石柱山上,这座石柱山整个被堡垒覆盖已经看不出了轮廓,遥远的望去只觉得是一座巨型堡垒腾空而起。其实堡垒内部还是依山而建的,人们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把它打造成了一座立体的防御工事。堡垒分为上中下级,最三法里宽,这是最近五十年间修筑的。这些城墙大多是修建在石柱山边缘的地面上的。往内第二级是好几道不同时期修建的旧城墙,都在不同高度的山坡上依山而建,形成了好几层叠加的效果。这些城墙之间散布着营地工坊和公共设施,甚至还有往来商人落脚交易的集市。最上面一级是以两座宏伟的双子塔楼为中心的建筑群,有教堂、钟楼、回廊和其他配套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