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商场如沙场(第3页)

于此同时助理拍卖师们会用手里的小锣,铲一些样品倒进‘兔仔儿’们的小桶内。兔仔儿们这时早已排好了队,装好样品后‘兔仔儿’们就开始拼命飞奔去往各自的验货师那里。分发完样品助理拍卖师们也不会闲着,他们会马上根据主拍卖师给出的公示价格,逐条在身后的黑板上用石膏粉笔,一一列举每次报价的具体价格,以及每次加价的具体价格。

另一边‘兔仔儿’们把货品送到自己商行的长桌后交给验货师,验货师拿到样品后会以最快的速度给出自己的建议。验货师往往不止一个,针对不同商品都会有不同的验货师在场。比如有专门查验谷物等农产品的,又专门查验矿石矿砂等矿产的,有专门检查毛呢亚麻等纺织品的,也有专门查验茶叶咖啡等饮品的,甚至还有专门检查陶瓷银铁铜锡等手工制品的。一般一个验货师团队至少有四到五人,有时候甚至更多。

他们检验完样品后会给桌子中部的会计师自己的判断。会计师会马上开始计算成本和估价,往往会计师团队也会有一到三个人,他们会根据各种行情计算出成本价格后给到经理人。经理人一般是资方的代表,他们会根据场内的情况给出自己价格的判断,然后悄悄把这些信息和底线传达给桌子末端负责出价代理人。代理人和他的学徒一般都是验货师或者会计师出身。他们是整场竞标的关键,他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顶住压力与其他高手做心理博弈,往往一轮竞价下来都会累的满头大汗。

就在这时主拍卖师对货品和货物的基本情况都已经讲完了,展示和宣讲都不会超过十分钟,如果数量较大或价格较高拍卖师往往会多讲一会儿。这一轮拍卖师展示的是四百桶来自碎塔湾东岸的鹰嘴豆,现在北方战事吃紧粮食紧张。鹰嘴豆既能做粥又能做酱必然是抢手货。兔仔儿们很快把样本送到了验货师手上,会计师很快也给出了报价。经理人听完报价就把建议给到了代理人。

拍卖正式开始,拍卖师助理猛敲自己手上的小锣宣布准备开始,随后他们又开始整齐的敲打手中小锣的梆子,以示开始正式竞价。主拍卖师会先报出货主的最高定价,这个定价一般较高,主拍卖师会喊上三次。如果无人问津,主拍卖师会依次降低喊价。每个货品会有‘高、中、低、保底、亏本’依次五个预先定价,分别按总价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十为一个区间定价。

当然这些只是定价的名字,‘亏本价’也并不代表它们真会亏本。每个价位喊三次,这时四个助理拍卖师就会紧紧的盯着各自面对的看台,一旦有人举牌,便会敲响手中的小锣。主拍卖师就会马上停止喊价,然后向助理拍卖师确认。然后再次确认报价三次,如果无人再举牌。主拍卖师便会敲锣成交,其间助理拍卖师们会把手中的梆子越敲越快来增加场面的紧张度。

如果在确认报价时候又有人举牌,那么即意味着进入了竞价环节。新举牌者每举牌一次拍卖师都会出一个更高的价格,一般都是按照定价区间的一半进行加价。直到某个报价无人再加价为止,主拍卖师也会再次确认价格,再喊三次。如果没有竞价者为止。主拍卖师就会敲锣成交,整个过程异常紧张。当然在竞价整个环节,如果想要多加,代理人可以就地喊出来或者写在牌子上面直接出价。

如果商品一直无人问津,喊完了五个预定价都没有人购买。那么该商品就会被撤下,当然并不是不卖了。这些商品还可以付额外费用参加下午的补拍,但售价就需要做出调整了。‘兔仔儿’们送完样品当然还不算完,他们还要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台下排队,先到的就可以在下一轮排在前面出发,因此这些孩子的速度决定了他们的收入。这一轮运河公司的秃头代理人没有全力以赴,只是象征性的出过一次价,因为最近运往北方的粮食都被炒上了天,所以没有必要接这种烫手山芋。

整个拍卖行主会场里每天上午至少要拍卖几十条船上的大宗货物,一半都是占西运来的谷物、香料和木材;当然法兰运来的酒类、丝绸、皮革、陶瓷器皿和毛呢也很多;还有巴斯顿运来的干果、纯碱和玻璃砂;从南罗西克运来的茶饮、棉纱和大理石;从罗西克大洋群岛上运来的粗糖、咖啡豆和硝石;从北罗运来的亚麻、羊毛和乳制品;甚至还有通过陆桥运来的矮人生产的武器。只要是大宗商品这里全都应有尽有。

拍卖场上午大宗货物拍卖结束,下午则有补拍场和其它小宗商品交易。下午的补拍场一般时间很短,补拍场结束后看台的各个长桌就换成了各个公司和机构展示各自商品的展台了。往往这些展示的商品是为了招揽订单,也有些是数量太少不值当放到拍卖场上交易的。下午时候整个交易所就好像是热闹的集贸市场。

刚拍完那船腌橄榄,。因为去年弗兰西用红酒跟矮人道夫将军换鹰炮之后,红酒迅速风靡了钢铁堡的上流圈子。加之凯瑟琳堡战事已平,淤泥港至石中城的商路大大缩短了运输里程。因此这波红酒非常的抢手,最后这一批红酒拍出去的价格,居然一次性就把前几轮拍得的货物成本跟覆盖了,这让艾依德先生十分得意。